6月17日,快手公司宣布终止了短剧小程序的业务运营,并将所有相关小程序任务从平台上下架。相关人士向媒体确认了这一信息的真实性。知情人士透露:“此举旨在将此类第三方付费短剧引导至我们自家的原生业务流程,而且小程序这部分的市场份额原本就不大。”
快手决定关闭短剧小程序的举动,源于先前一部“女主角一次性生下99个儿子”的奇异短剧遭到全网下架处理。“天降祥瑞,麒麟送子”,剧中女主角为皇帝生下了99个儿子,孩子们被堆叠起来“进宫觐见”——这部名为《麒麟送子天降喜福》的短剧因内容极端夸张,于6月15日登上热搜,随即遭到了全网的封禁。
两天之后,快手官方宣布终止了短剧小程序的业务运营,将所有相关小程序的任务彻底撤下,这一举措标志着快手对短剧小程序的彻底告别。
监管收紧
此次停业行动并非突然发生。自2023年12月31日起,快手便已停止对第三方短剧小程序的商业推广和投放提供支持。进入2024年,快手短剧部门负责人于轲公开透露,公司更倾向于推动原生短剧的发展,而非小程序短剧。
快手短剧小程序的迅速关闭背后,反映出监管力度的加强。进入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该通知简称为《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网络平台不得上传未标明许可证或备案号的微短剧,同时,将长视频平台、短视频平台以及小程序类微短剧全部纳入监管视野。
2025年6月,平台对逾百部违规的短视频剧集进行了下架处理,对超过九十个违规账号进行了处理,并将情节恶劣的剧集纳入了黑名单。在此期间,平台还加强了巡查力度,以防止这些违规微短剧通过更改名称或更换账号的方式重新上线。平台采取了删除违规内容、关闭相关权限、限制支付功能,乃至封禁小程序等措施。
付费“失宠”
在关闭短剧小程序相关业务这一举措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快手对短剧业务板块进行的重大战略调整。
短剧小程序,作为该行业起步阶段的产物,一度成为了付费短剧的理想传播平台。用户无需额外下载应用,只需借助小程序,便能轻松观赏前几集的免费内容,并在剧情高潮时选择付费解锁后续精彩章节。
快手,作为率先进入微短剧领域的平台之一,曾凭借小程序模式在短剧市场抢占了先机。自2019年起,快手便推出了“快手小剧场”,成为国内首个专门运营短剧的短视频平台。到了2020年,快手又推出了“星芒计划”,通过提供流量补贴和现金分成的方式,吸引了众多创作者加入,并逐步构建起了涵盖内容生产、分发以及变现在内的完整短剧生态系统。快手短视频应用的小程序让用户得以借助“前几集免费观赏加付费解锁关键情节”的盈利方式实现收益,甚至缔造了“8天内充值金额突破亿元”的行业传奇。
然而,市场变迁之下,小程序短剧的诸多问题逐渐显现,违规内容屡见不鲜。同时,短剧行业正迅速完成从付费向免费的转变,其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以2024年为例,1月份IAA模式(即免费短剧)在短剧市场的占比仅为11%,然而到了10月,这一比例已飙升至50%,成功超越了付费模式。
字节跳动(简称“字节”)在IAA模式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其子品牌红果短剧于2023年4月正式上线,采用“免费观赏+广告解锁”的模式,迅速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到了2024年底,红果短剧的日活跃用户数已超过3000万,月活跃用户数更是超过了1.4亿。进一步地,到了2025年3月,月活跃用户数达到了1.73亿,同比增长率高达220.28%。
相较之下,快手集团中采用付费机制的喜番短剧遭受了极大的市场压力。根据2025年3月的数据,喜番短剧的月活跃用户数仅为426.9万,每位用户的月平均使用时长为6.32小时,然而,红果短剧的用户月均使用时长却高达19.36小时。
战略调整
市场变化之快,迫使快手对短剧策略作出相应调整。至2024年年末,快手推出了创新的“付费短剧会员”服务模式,用户可选择购买3天、7天或30天的会员卡,以此获得无广告观看超过8000部短剧的特权。为了吸引合作伙伴,快手更是作出承诺,在扶持期间内将不收取任何佣金。
除此之外,快手还将发展重点放在了“端原生”短剧的推广上。所谓“端原生”,指的是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直接开设的短剧账号,观众无需切换页面就能直接观看。这种模式使得平台得以收集用户行为信息,进而反哺推荐算法,构建起“内容制作-内容分发-用户反馈-内容优化”的良性循环。根据快手内部的测试数据,当投放广告与原生账号流量相结合时,整体的运营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小程序短剧逐渐淡出舞台,短剧领域竞争格局随之演变。字节跳动旗下的红果短剧凭借其免费策略崭露头角,月活跃用户数高达1.73亿;百度、小红书等新兴势力纷纷加入竞争;同时,“爱优腾芒”等长视频平台也凭借IP资源优势加入了这场竞争。
在众多竞争者环伺之下,快手短剧在转型过程中所遭遇的形势并不乐观。随着短剧行业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快手所面临的抉择已不再是单纯的小程序存续问题,而是如何在免费模式的大潮中,探寻内容创作与商业化之间的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