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无霜区域秋冬季马铃薯种植要点及栽培技术详解

2025-07-08
来源:万象资讯

在沿海无霜带选择沙壤土进行马铃薯的秋冬季种植。所产马铃薯表面光洁,芽眼较浅,品质上乘。这些马铃薯在2月至4月份上市,恰好填补了市场蔬菜的淡季,且价格较高。近年来,我市的长乐、平潭等地大规模种植马铃薯,增收效果显著。以下是对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关键要点进行总结:

一、播种准备工作

挑选适宜地点。需选择那些沿海地区全年无霜冻的地点,避免选择之前种植过茄科作物(包括茄子、烟草、辣椒等)或块根作物的土地作为轮作用地,最好选择那些之前种植过谷类、豆类等作物的土地。此外,土壤肥沃、排水灌溉条件良好的沙壤土地更为理想。

整地作业至关重要。马铃薯是需深耕的作物,对土壤的深度和松软度有较高要求。因此,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尽快进行深耕,确保耕作深度超过6寸。此外,整地需细致入微,畦宽需达到0.9米,畦高保持在0.2米,沟宽也需达到0.2米。

马铃薯种植技术高产_沿海无霜区域马铃薯种植_沙壤土秋冬季马铃薯栽培

施用充足的基肥,具体而言,每亩需使用30担已腐熟的猪粪作为基肥,并在播种前的一个月将其施入田地;同时,还需将50至100公斤的进口复合肥与整畦作业相结合施入田中,或者在畦中挖沟施入肥料后再进行覆土。

二、选用良种,种薯处理

可选择种植克新3号、紫花851等品种,这些品种产量高且无病毒,其生育周期大约为130天。

选择从黑龙江省购入的第三代脱毒薯种,根据薯块的大小,将其纵向切割成约30克重的块状,每块薯种上保留1至2个芽眼。

三、播种

沿海无霜区域马铃薯种植_马铃薯种植技术高产_沙壤土秋冬季马铃薯栽培

播种时间需得当,应选在每年的十月中旬至十二月上旬进行,收获期则定在次年的三月初至清明前夕。

合理密植是关键。通常情况下,每亩地种植3000至4000个穴。行间距保持在0.3米,穴间距为0.35米。每个畦种植两行作物,每穴种植一颗,亩均播种量大约在250到280斤之间。

播种深度需根据土壤条件来定,在干旱或土壤松散的地块,播种深度可适当加深,通常在10至15厘米之间;而在潮湿或土壤粘重的地块,则应适当减浅,以10厘米为佳。播种完成后,最好用火烧土覆盖,用量约为500公斤;若条件不允许,则可用细土进行覆盖。

4、除草处理。播种后5-7天内用丁草胺均匀喷施于畦面。

四、田间管理

沿海无霜区域马铃薯种植_沙壤土秋冬季马铃薯栽培_马铃薯种植技术高产

在苗齐后,应立即进行中耕培土。首次中耕应在苗高达到大约10厘米时进行。随后,在植株现蕾阶段,应结合培土操作,同时清除田间感染病害的植株。

在幼苗整齐生长的阶段,应适时进行施肥。此时,应同步进行查苗、补苗和中耕作业,并实施首次施肥。具体操作为,在畦中央施用10公斤复合肥,随后用土覆盖并浇水。此外,还需用500倍浓度的锌硫磷和0.5%的尿素混合液对幼苗进行浇灌,以预防地下害虫。幼苗出土后大约30天,再次施用约10公斤的肥料。之后,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继续施肥,并同步进行清沟培土工作。

在适宜的时间进行灌溉。在幼苗生长期,需根据实际情况适量灌溉,确保土壤保持湿润状态;在马铃薯从现蕾到开花的关键时期,应结合施肥进行灌溉,每亩施用10公斤复合肥以促进薯块的生长和膨大。

马铃薯容易遭受晚疫病和病毒病的侵扰与扩散,因此必须强化预防和治理措施。在齐苗之后,采用天地铜农药进行疫病预防喷施,通常在作物生长的中后期,每7至10天进行一次,使用植物龙1500倍液,以此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与此同时,还需喷施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农用链霉素1500倍液或甲霜铜500倍液,连续喷施2至3次。若发现蚜虫,需立即使用功夫或吡虫啉等农药进行防治。如发现病毒感染的花叶、卷叶、矮化等症状的植株应及时拔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