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市位于京津两地之间,与首都北京仅一水之隔。自去年起,该市紧紧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建设。在此过程中,产业集聚和创新发展得到显著促进,“科创燕郊、智造三河”的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三河建立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已正式投入使用,燕郊的协同创新基地南区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建设完成,赛迪科创中心成功吸引10家企业签约入驻……众多高水平的研发基地在三河地区蓬勃发展,科技创新成果从科研机构走向生产一线的路径愈发清晰。
去年,该市成功认定了7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对336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了评估,新增了17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98家省级创新型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时新增授权专利793件,吸引了京津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3亿元,科技创新能力已连续7年跻身全省A类水平。
2025年,三河市将紧紧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致力于在服务和支持通北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借势发力,着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快速构建,集中力量塑造实力雄厚、充满活力、创新驱动的三河形象。
团结协作,共同进步。该市正致力于加速形成统一的产业布局,与北京市通州区携手合作,共同绘制通北示范区的产业链图,针对7大产业集群及19个细分产业链进行精确招商引资,强化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燕郊分中心项目的引进,吸收京津两地10项以上科技成果,确保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35亿元。
三河市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革新,重点在强化园区平台建设、拓展现代产业链以及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这三个领域发力,致力于在产业升级转型方面取得突破,并加速推进新型生产力的发展。
三河市已成功打造了兴远高科、中南高科等共计31个科创园区,吸引了1146家科技企业入驻,入驻率高达56%,高科技产业集群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为持续推动科创园区建设,今年,三河市计划推出一系列扶持和激励科创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园区的运营管理,加速盘活闲置资源,从而进一步挖掘和释放科创园区的潜力。
三河市致力于以协同创新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着重加强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会展活动引进等方面的力度,特别重视产业链招商、商业招商以及基金招商的实施,聚焦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领先企业、中央企业、国有企业以及行业领军民营企业,积极发起招商引资的攻势,同时,在紧密对接并服务于京津地区的过程中,加速自身的发展步伐。
三河市将致力于将重点项目打造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坚实后盾。该市计划集中力量扩大投资规模,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服务与监管,确保全年实施150个以上的项目,其中推动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新开工超过30个、竣工投产超过15个,力争将60个以上项目列入省市重点名单,竭尽全力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并不断提升签约项目的价值、创新性和环保性。
今年,三河市致力于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全面实行并联审批、联合验收以及“拿地即开工”等创新措施,致力于加快项目审批流程。与此同时,持续开展“走访解促”活动,大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进程,并将“帮代办”、“陪同办”、“上门办”等服务拓展至更多领域,努力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新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