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的网上银行以及电话银行接连被揭露,而手机短信又变成了新型的金融欺诈方式。中国银联对持卡人发出警示,提醒大家要妥善保管自己的银行卡信息,包括卡号和密码,以免遭受短信诈骗的侵害。
李先生近日接到一条未知的电话号码发来的短信,短信内容如下:“中国银联银行卡管理部门通知:您所使用的银行卡消费金额为××××元,已确认将从您的账户中扣除。如需查询详情,请拨打客服电话-6102××××。感谢您的使用!”李先生未曾参与该笔交易,于是他依照短信中提供的号码,拨打了所谓的“客服查询电话”。电话那头,语音提示他需要提供银行卡号、密码以及身份证号码,这一要求立刻引起了李先生的怀疑。
昨天,记者对中国银联进行了相关采访,对方回应称,中国银联并未发出过此类短信。目前,关于银行卡取款和消费的短信提醒服务,仅有部分发卡行提供了此项服务,而且这些正规的短信内容中必然包含进行交易的银行卡卡号,或者是卡号的后几位数字。然而,李先生收到的短信并未包含任何关于交易银行卡卡号的信息,这表明发短信的人并不知晓持卡人的实际卡号。当前,针对银行卡信息泄露的电话、短信、邮件以及通知,均存在欺诈的可能性,因此请务必直接与发卡行取得联系以核实信息。同时,中国银联已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警方。
银联员工透露,这些诈骗分子常用的伎俩包括:冒充银行或银联的名义向持卡人发送短信,谎称持卡人的银行卡在某地消费或卡内信息泄露。一旦持卡人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就会接到提示要求输入银行卡号、密码和身份证号码的语音。随后,诈骗分子会以银行或银联“工作人员”的身份出现,诱使持卡人在ATM机上执行特定操作,将卡内资金转移到他们以虚假身份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中;或者直接以提供“安全账户”为借口,要求持卡人进行转账操作。得手后,不法分子很快通过取现、转账等手段窃走资金。
中国银联在得知相关诈骗案件后,已向各银行发出通知,要求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目前,短信诈骗活动已经基本得到有效遏制。厦门警方成功抓获了8名通过短信进行银行卡资金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而上海警方则已切断他们的所谓“查询电话”。
自今年起,不法之徒在银行卡诈骗方面手法多变,新招迭出,不过他们都是利用部分持卡人对于资金安全的担忧心理来实施犯罪。实际上,应对这些银行卡诈骗并非是件困难的事情。中国银联向广大持卡人发出警示,对于来源不明的短信或电话应保持高度警惕,在任何情况下都切勿轻率地将银行卡密码等账户信息告知他人,更不能通过ATM机向不熟悉的账户进行转账操作。若对银行卡的消费情况产生疑问,建议您亲自前往银行柜台咨询,亦或拨打各发卡机构的客服电话、中国银联的客户服务热线等相关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