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外贸行业后,栾盟盟选择了蜜杏种植,并将车厘子的种植技艺巧妙地应用于杏树栽培。她严格把控冠幅的生长,进行科学的修剪;同时,她还建立了“三防工程”以抵御雨灾和灾害;每年培育的树苗数量高达一万株;在50亩的园地上,一年的产量可达30万斤。这位来自夏庄村的“农二代”——栾盟盟,如今在村中成为了拥有50亩园区的农场主。作为青岛市唯一的规范化蜜杏种植园区,这里见证了她从成长到成功的每一步。记者探访蜜杏农场,感受天地间每一株杏苗的成长之力。
回村成为“农二代”
3月4日,春雨绵绵过后,那片施过肥的杏园土壤变得既松软又湿润。清晨,农场主栾盟盟便踏入了农场,首先为三只忠诚的看门犬准备了食物,接着在园中巡视,收集了散落的垃圾,然后走进鸡舍,拾取了几枚新鲜的山鸡蛋。就这样,一番忙碌之后,几个小时便悄然流逝。
位于城阳区夏庄街道南坡村山脚下的,是栾盟盟精心打造的蜜杏农庄,占地面积达50亩。据悉,该农庄于2023年9月竣工,在这片青山绿水之间,不仅有3000株正在茁壮成长的“杏苗”,还设有菌菇馆、“认养菜地”、露营区以及供人歇脚的咖啡屋。
2012年,栾盟盟从大学毕业,专攻外贸的她投身于一家货代公司。与此同时,她的父母在精心照料着家里的500棵杏树,期待在6月份的成熟季节收获一些收益。栾盟盟回忆道:“在货代公司工作了两年后,我发现办公室的工作并不适合我,我可是地地道道的‘农二代’,来自夏庄村,家中有着自家的杏树资源。”那时网络销售还不是很发达,货物主要是在村里沿街销售,因此,许多杏子未能售出,大部分都白白浪费了。于是,我开始思考是否有办法将果子通过快递的方式销售出去,拓宽销售渠道。虽然盈利并非首要目标,但主要是想确保这些优质的杏子不要被浪费。
自2014年开始,栾盟盟通过互联网途径成功联系到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购买杏子的客户,然而,由于缺乏物流方面的经验,赚取第一笔收入并非易事。蜜杏属于较为冷门的水果种类,许多地方并不产杏,因此,那时她结识了众多来自北京、广州、上海等地的消费者。当时我们主要依赖顺丰进行配送,将货物装进一个大纸箱,用泡沫纸进行保护后直接发出。6月份时,北方地区的气温尚可,但南方地区气温较高,导致蜜杏送达时大多已经变质,变成了‘杏酱’。因此,在最初销售时,仅仅做到收支平衡就已经相当不易了,栾盟盟不禁感慨万分。
试验成功,建立成熟发货模式
2014年到2017年间,栾盟盟决定辞去原有工作,与双亲携手投身蜜杏种植事业,并在其间努力探寻最理想的物流途径,以确保蜜杏能够完好无损地送达消费者手中。她向记者透露:“在这三年的过程中,我一直在进行各种尝试,对于运往北方的货物,我会确保发送的是八成熟到九成熟的果实,甚至全熟的;至于南方,则会根据距离发送七成熟到八成熟的果实。”发货时我们采用了“隔断”措施,以避免蜜杏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挤压和碰撞,经过多次试验,我们最终确定了最理想的物流配送方案。
记者得知,到了2018年,栾盟盟终于迎来了正收益,家中积压的蜜杏也基本销售一空,遍布各地,口碑相传,来自四面八方的顾客络绎不绝,她便在村里创办了首个水果合作社。大量的蜜杏订单使栾盟盟首次体会到了“供不应求”的含义,随后,她开始协助邻里销售杏子,渐渐地,许多村民也向栾盟盟寻求帮助。
协助邻里售卖,服务村民买卖,渐渐地,整个街区里凡是自家种植杏树、产出杏子的家庭,都开始通过我的小合作社进行产品销售。近年来,蜜杏的声誉逐渐提升,我与众多大型商超达成了合作关系,这其中包括了知名的水果连锁店和高端超市。记得三年前,青岛的春天遭遇了一次严重的寒潮,导致蜜杏的产量锐减了60%到70%。尽管如此,由于合同已经签订,我们仍需确保供货量。正是在那时,我深刻认识到,仅凭现有的产量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栾盟盟这样说道。
出国学技,建设农场
在父母所植杏林附近,栾盟盟租赁了50亩土地以打造新农场。她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如何铺设水管、挖掘沟渠以及如何搭建板材。除此之外,在农场基础建设之外,栾盟盟在杏林种植与拓展方面也萌生了新的想法。
身为农二代,我对基础的农场建造知识仅略知一二,因此特地聘请了专业的农场建造团队。在他们的指导下,我边学习边着手建造园子。自幼年起,父母便常提起种杏要“顺应天时”,既然我立志走专业化种植的道路,那么就必须转变这一观念,将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转化为“可控”因素,以确保园子的基础产量和收益。栾盟盟如是说。
在农场建设初期阶段,栾盟盟前往被誉为“车厘子之城”的智利,深入学习了车厘子的种植理念。同时,为了寻求更多规范的种植方法,四川与云南两地纷纷效仿,紧跟栾盟盟的步伐。她提到:“实际上,山东是我国的一个农业重镇,我曾亲自前往学习过苹果和梨的种植技术。然而,蜜杏品种相对较少,在青岛乃至整个省内都缺乏成熟且规范的种植基地。此外,新疆产区的特点与青岛存在差异。因此,我不得不前往四川和云南等地,参观不同的水果种植基地,以吸取其中的优秀技术和丰富经验。”
引进“矮化密植”
踏入栾盟盟的蜜杏园,3000棵正处于生长期的蜜杏树整齐划一地深植于土壤之中。她透露,园中采用的树苗品种为“二号”,其果实硕大、圆润饱满,汁液丰富,向阳面呈现出美丽的“红晕”。目前,所有地块均已完成施肥工作,每一棵树苗上都用白色的标记扣着数字,从“1”到“3000”,这些数字如同它们的“身份证”,清晰可见。
为了便于管理,我们设立了A、B、C、D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都配备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村民担任管理师傅。这样的区域划分和身份牌的设置,不仅便于交流,也有利于管理。举例来说,当A区的23号需要浇水时,或者C区的600号需要修剪时,我们就可以迅速找到对应的管理师傅进行处理。栾盟盟这样解释道。
成年“二号”树冠可以伸展至超过三米,到了成熟期,工人们需要攀爬树梢进行采摘。为了便于管理和采摘,栾盟盟引入了智利车厘子的“矮化密植”种植方法,并应用于蜜杏的栽培过程。她向记者透露,采摘超过三米高的树木确实存在一定难度,而且一棵成熟的杏树占地面积也不容小觑。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多种植,同时确保一定的产量,她尝试借鉴智利车厘子的种植方法,对杏树进行修剪,缩小树冠,并在修剪过程中去除内部枝条,以确保树木通风良好和光照充足。整体布局达到了三米乘以四米的株行距,作业区域相当宽敞,微耕机和除草机械均可进入作业,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期望成为“范本”农场
记者踏入蜜杏园,园内两侧排列着形似“火柴棍”的立柱,它们连绵不断,从山脚一路伸展至山坡。栾盟盟向我们解释道,这些“火柴棍”实际上是名为三防工程的结构,它们的上部可以设置防雹网、防雨网以及防鸟网。这项技术在其他水果的栽培领域已有应用,然而在蜜杏种植上却未曾被采用。究竟使用多少根支柱,保持怎样的间隔,这一切都是我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实地测量,通过不断试验和总结得出的。该技术主要针对雨、雪、冰雹等自然灾害进行防御,使得种植杏子不再受制于天气,从而实现了产量稳定和保证。栾盟盟如此说道。
栾盟盟透露,园中不仅栽种了蜜杏并销售果实,还致力于培育树苗进行销售。她说道:“已成功培育超一万株树苗,其中大部分已售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培育工作主要由家中的长辈负责,嫁接后的存活率相当高,每天甚至能嫁接数百株。”
为了营造蜜杏农场的温馨氛围,栾盟盟在园区内增设了露营区、认领菜地以及咖啡屋等设施。“主要是为了不让园区显得过于单一,游客们可以认养杏树,了解种植知识,菜地亦是如此,亲子们可以一起种植,收获的果实将归他们所有。此外,无论是来喝咖啡还是露营,我们都持欢迎态度。”栾盟盟笑着说道。
3000株蜜杏正处于生长期,500株已进入成熟阶段,目前蜜杏的年产量大约在斤上下。栾盟盟不禁感叹:“这可是青岛市乃至全省独一无二的标准化蜜杏种植园区,这里汇聚了前辈的智慧和后辈的探索,实现了规模化与规范化的种植,不再受制于天时地利。我衷心希望这种模式的成功能为大家提供更多借鉴,若能成为可推广的‘典范’,那更是件大好事!”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