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5年全市推进高质量发展项目的现场会议成功举办,传递出对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全市各区域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全力加速推进各项建设任务。
2025年,菏泽市成功入选省级重点项目的共有123项,这一数量在全省范围内名列前茅。在春季,共有212个项目集中启动建设,总投资额高达1469亿元。这些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关键产业以及民生改善等多个关键领域,其投资规模宏大,技术含量丰富,且具有强大的带动效应,有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支撑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东明县全年共组织并实施了24个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额高达412.7亿元。鄄城地区一次性启动了18个新项目,这些项目均旨在延伸、补充和强化产业链。与此同时,曹县也同步启动了23个重点项目,其中长庚生物的年产吨生物酶法提取全品类环糊精项目,其产品成功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
东明石化集团中油燃料股份有限公司PO/SM项目建设分公司总经理陈鲁谦表示,该装置运用的是我国自主开发的技术,其优势在于能耗较低、投资成本相对较少以及产出效益较高。这一项目对于东明石化集团实现产业升级、丰富下游产品种类、拓展产业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据预测,明年下半年将完成中期交付,年底正式动工,投产后预计每年将为集团创造约8亿元的税收和利润。
鄄城县陈王街道的党工委书记王艳玲表示,工作将聚焦于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以及高端化工等关键领域。她强调,将着力引进具有高技术含量和强大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以期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为显著的贡献。
曹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成员谢保京,二级主任科员:“我们要竭尽全力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革新与品质提升,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我们要积极推动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融合发展,培育出‘晨星工厂’、‘产业大脑’等具有代表性的示范项目,并加以复制和推广,最终形成曹县的特色发展模式。”
重大项目被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牡丹区一次性启动了24个项目的建设,此举旨在拓展全区农副产品的加工产业链。而在巨野县,26个项目的集中开工,总投资额高达180亿元。各地纷纷加强全方位要素保障,实施闭环式管理,全力服务于重大项目的建设,力求项目早日完工、投产并产生效益,努力实现菏泽市项目建设的“快速发展”。
牡丹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兼局长付洪军表示:“企业所需之处,便是我们服务的方向;我们将增强企业培养力度,完善中小企业培育体系,主动提供帮助,提前进行指导,助力企业突破发展障碍,推动企业持续扩大规模、提升水平。”
巨野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魏涛表示,需深化服务项目机制,为每个项目指定一位县级领导进行帮扶,设立专门的服务小组,并配备一名企业联络员,确保企业获得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此外,对此次集中启动的26个项目,我们采取了倒推工期的策略,制定了每周的建设进度表,旨在保证项目能够按时完成并投入使用。
菏泽市近年来将重大项目建设视为推动投资、确保增长、拓宽税源的关键手段,致力于支柱产业规模提升与品质升级、传统产业向现代化转型、新兴产业的广泛布局以及未来产业的提前规划,通过优化投资方向、维持投资速度、增强投资效益,一系列品质优良、形态新颖、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全市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注入了充沛活力。(记者:刘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