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点下跌近八成,快手上市后发展如何?能否推动收入高增长?

2025-07-12
来源:网络整理

从高点计算已经下跌近八成

短视频行业近年来持续进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娱乐休闲选择,同时也对商业模式的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诸如直播销售等新兴业态亦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

国内短视频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快手在年初上市之际,同样受到了众多机构的广泛认可。银河证券便明确表示,对快手采用“去中心化”策略打造的内容社交平台持乐观态度。伴随快手不断拓展多渠道的业务模式,公司有望摆脱对直播收入的过度依赖,转而实现直播、广告、电商、游戏等多种业务的多元化盈利途径。广告库存的增多、加载量的上升,以及电商领域的迅猛扩张,还有游戏和教育等产业链的进步,使得快手有潜力实现收入的显著提升,因此给予其“推荐”评级。

快手业务平台全网最低价_快手股价下跌分析_短视频行业估值泡沫

实际上,在快手初次登陆资本市场时,其股价确实经历了一波上涨。最初,快手的发行价为每股115港元,上市首日股价便大幅上涨了160.87%,收盘时达到了300港元。在随后的数日内,股价持续攀升,最高点甚至触及了417.8港元。然而,快手的股价随后便持续下滑,直至今日触及了78.6港元的最低点,最终以84.9港元收盘,较之前的高位下跌了大约八成,市值损失已超过万亿港元。在这种形势下,快手官方订阅号呼吁大家保持冷静,也就不足为奇了。

近期,港股市场中新经济股票上市后普遍出现大幅下跌的现象,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市场对此展开了讨论,指出一级市场过热,吸引了大量资金,导致部分公司出现过度炒作、估值过高的现象,进而二级市场出现了去泡沫化的过程。此外,港股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这也加剧了热门股票股价跌破发行价甚至大幅下跌的现状。

分析师:近期市场情绪不太稳定

尽管快手近期股价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公司业务推进并未受到影响,同时市场分析机构对其依旧持有乐观看法。

短视频行业估值泡沫_快手股价下跌分析_快手业务平台全网最低价

东方证券近期对快手今年第二季度的业绩进行了预测。在收入方面,广告业务在上半年持续扩充产品线,新增了电商广告“磁力金牛”,并对品牌广告进行了多项产品升级,这不仅丰富了广告的前端形式(如新增品牌搜索广告),也提升了后端营销的转化效率,预计品牌广告的比重将显著增加,广告收入预计将保持150%的高速增长;在电商领域,7月份的电商生态大会上提出了“大力发展信任电商、品牌和服务商”的口号,投入了亿级资源来支持服务商,同时品牌入驻数量大幅增长,预计品牌商品交易额也将保持高速增长,第二季度的电商GMV预计将达到约1400亿元;至于直播业务,考虑到2020年上半年已经形成了较高的基数,以及电商直播的快速增长对直播打赏的消极影响,预计第二季度的直播收入将同比下降约15%。综合来看,公司二季度收入增长预计将达到约45%。在2021至2023年间,公司预计将分别实现832亿、1150亿和1468亿元的收入。参照同行业其他公司,对公司2021年的市销率给予7.1倍估值,认为其合理市值约为5867亿元,目标股价设定为169.06港元,并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观察下来,机构对快手的基本情况持积极态度,然而二级市场的气氛却显得较为谨慎。格隆汇的李少罡分析师对记者透露,市场对于快手的发展模式及盈利潜力提出了诸多疑问,而且今年众多中概股都遭遇了打压,既遭受了逻辑上的质疑,又面临估值的双重打击。此外,近期政策和某些媒体的影响也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导致情绪波动较大。市场内众多观点指出,短视频领域并未得到政策上的支持,因此投资者纷纷加快了减持步伐。若仅从量化评估的角度来看,快手的股价已经过度下跌,然而,从定性分析的角度出发,在政策不确定性尚未消除之前,投资者尚不敢轻易进行抄底操作。

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