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浦发3年标准之争落败,银联同盟再添新成员光大银行

2025-07-17
来源:万象资讯

中国移动的盘子规模远超浦东发展银行,起初选择浦东发展银行,主要是将其视为一个实验性的手段,而未来中国移动无需仅仅局限于与浦东发展银行的合作关系。

银联总裁许罗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移动支付的标准已基本锁定为银联标准。这一结果标志着中国银联与我国移动运营商之间的长达三年的标准之争终于画上了句号。

中国移动及其合作伙伴浦发银行在推广2.4G赫兹技术标准的过程中遭遇挫折,这一曾经令人憧憬的美好前景也随之四分五裂。

值得一提的是,光大银行近期宣布与中国银联达成一项移动支付领域的战略合作,此举使得银联的合作伙伴阵容进一步壮大,新增了一位重要成员。

为何中移动输了?

这是预料之中的结局,上海某位长期从事移动支付行业的资深专家这样说道。

三年前,中国银联成功推出了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13号移动支付规范。紧接着,中国移动开始自主研究并开发2.4GHz的技术规范。在这场标准的竞争中,中国移动与银联各自展现出自己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各自的挑战。

中国移动提出的2.4GHz技术规范独具特色,是我国主导制定的技术规范。然而,一个显著的挑战在于,现存的金融基础设施并不兼容这一标准,因此,中国移动的技术规范必须对现有的众多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改造。

银联13.56MHz移动支付标准_中移动2.4GHz移动支付标准_移动支付平台 英文

银联技术作为支付工具的通用标准,已在众多银行和金融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其POS机等终端设备普遍采用这一技术。因此,在使用银联标准时,无需对现有设备进行大规模改造。然而,银联标准存在一个固有的不足,那就是用户若要使用手机支付,必须更换为专用手机。相比之下,在中移动的标准体系下,用户仅需更换一张特制的射频支付SIM卡即可。

在安全性方面,13号标准明显更胜一筹,且已成为全球广泛认可和遵循的主流规范。据相关行业专家指出,中国移动所采用的换卡模式,鉴于当前环境下的便捷性考虑,选择了一种过渡性技术,实则显得较为短视。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在DVD技术尚未成熟时期,市场上曾推出VCD,然而最终市场还是回归到了DVD的标准。

并不被看好的2.4GHz技术标准,中移动为何要一意孤行?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中移动的举动更像是进行一场“赌博”,一旦成功,其在移动支付市场将占据领先地位,成为行业中的主导力量。

然而,有知情人透露,在“中移动与浦发合作推进2.4G版方案的过程中”,遭遇了相当大的阻力;联通以及众多银行纷纷向发改委提交了反对意见。试图实现一家独大的目标并非易事。

三年争夺战,步步退败

起初,中移动对争夺移动支付标准踌躇满志。

2010年10月,中国移动投入400亿巨资参股浦发银行,此举旨在为进军移动支付领域奠定坚实基础。公司总裁王建宙满怀信心,期望移动支付业务能够为我国带来每年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丰厚收入。

中移动2.4GHz移动支付标准_移动支付平台 英文_银联13.56MHz移动支付标准

不久之后,中国银联对外宣布,携手18家商业银行、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等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以及手机厂商等各方力量,共同组建了移动支付产业联盟。首批加盟此联盟的银行有工商、农业、建设、交通等众多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商业银行,而手机制造商如诺基亚、联想等也加入了该联盟,其阵容相较于“移动-浦发”组合,显得更为壮大。

2011年6月1日,中移动宣布,战略合作的首个成果即将面世。据预测,在第三季度,由双方共同研发的手机支付平台将正式上线。而此前,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突然传出,即中移动决定放弃其2.4G通信标准,转而对接中国银联的13号标准。

浦发银行相关人员曾明确指出,该行所使用的手机支付系统遵循的是银联的规范。“银联规范系业界广泛认可的标杆,”其补充道,“我们的支付系统致力于实现通用性,力求达到与当前公交卡相媲美的便捷程度。”

令人遗憾的是,截至目前,我们仍未收到关于中移动手机支付平台正式开通的任何信息。然而,在今年的6月份,一个令人关注的进展是,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正式达成了关于移动支付业务的合作协议。

此举在业界看来,标志着移动公司正式放弃了之前力推的2.4G赫兹移动支付标准,转而采纳了13.56兆赫兹的新标准。

目前,移动支付领域的标准已经基本确定,而“移动-浦发”联盟在标准竞争的较量中可能已经失去了逆转的机会。

“浦发还是那个浦发”

当初,中国移动入主浦发银行,在外界看来实为双赢。通过筹集400亿资金,浦发银行有望将核心资本充足率提升至10%以上;同时,中国移动将取得一定程度的“准银行”资格,甚至能够具备“进行转账及较大金额交易和汇款”的金融服务功能,并且能够更加便捷地处理移动支付领域不可避免涉及的问题,比如支付清算、账户管理、发行多功能存储卡及银行卡等,从而有效规避开展移动支付业务可能遭遇的政策风险。

中移动2.4GHz移动支付标准_移动支付平台 英文_银联13.56MHz移动支付标准

傅建华之前已经明确指出,吸纳中国移动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显著提升了浦发银行的资本储备,这对未来数年内主营业务增速的提升大有裨益。

浦发银行在以往对公业务方面的优势正逐渐减弱,而投资者们更加关注的是,移动公司接管或许能为浦发银行带来一次转型的良机。

起初,有分析师持乐观态度,视此为一次质的飞跃的良机。他们认为,招行在网银支付领域抢占了先机,凭借客户的高忠诚度,有效遏制了其他银行网银客户的增长。显而易见,未来的支付趋势将转向移动支付,而浦发银行在这一领域同样占据了先机(作为主要运营商,最早涉足其中)。若能把握这一有利时机,吸引大量首批网银客户,助力其从对公业务向零售银行业务转型,那么中移动对浦发的贡献将远不止存款、零售客户和网点,而是一次真正的质变。”

昔日,中国移动的用户总数攀升至5.27亿之巨,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为浦发银行未来的零售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然而,事实表明,在过去的两年间,尽管浦发银行新增了超过100亿的存款,但在零售银行业务领域,移动并没有提供实质性的助力。

“浦发还是当初那个浦发。”

一位与我国移动通信巨头关系密切的知情人士透露,“相较于浦东发展银行,中国移动的业务规模更为庞大。起初,选择与浦发合作,主要是将其视为一个实验性的平台,旨在通过这一途径学习金融业务。然而,在共同推广2.4G赫兹标准的过程中遭遇挫折后,中国移动也加入了银联的行列,今后,中国移动无需再仅限于与浦发一家合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