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罚款再次冲击支付行业。 因踩踏反洗钱红线等十项违法行为,第三方支付公司重庆钱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钱宝支付”)及相关责任人被处以巨额罚款。监管部门的罚款总额超过900万。 元。
2月24日,根据央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官网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钱宝支付存在十大违法行为:1、未落实加强特约商户管理相关规定; 2.未按规定办理收单银行交易的。 结算账户管理; 3、未按要求办理相关备案手续的; 4、未按照要求公开披露相关事项的; 5、未能保证整个支付过程中交易信息的一致性; 6、未按要求办理相关变更的; 7、未按要求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 8、未按要求保存客户身份信息的; 9、未按要求提交可疑交易报告的; 10. 开设假名匿名账户。 央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不仅对钱宝支付进行警告,还处以868万元罚款。
同时,5名相关责任人也受到相应处罚。 钱宝支付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罗健、副总经理齐军、首席合规官李莉、反洗钱中心反洗钱总监朱东波、张银等五名高管,市场部业务开发团队负责人分别被捕。 处5万元以上13.5万元以下罚款。
罚款公布当天,钱宝支付发布致歉声明称,针对央行重庆经营管理部综合执法检查中提出的相关问题,公司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尽快启动全面自查,并制定相应整改方案。 落实整改措施,“对于因经营管理的疏忽给您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们深表歉意”。
声明还表示,相关整改措施主要包括:整顿完善公司内控管理体系、关停不符合央行管理规定的商户、升级填补业务系统漏洞等。
支付行业高级分析师王蓬博表示,本次处罚事件表明央行强力监管仍在持续,“双罚”已成为定额处罚模式。 其中,处罚金额较大,反映出支付机构违规情况严重。 从违法行为类型来看,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是关键。 近年来,部分支付机构在反洗钱管理方面存在合规困难,如对自身商户了解相对滞后等。
对此,王蓬博建议,支付机构应加强对服务商的监管和规范,熟悉自己的商户,同时重组业务流程,特别是完善对信息流和账户的监控。
记者注意到,此次处罚是钱宝支付迄今为止收到的最大一笔巨额罚款。 2018年,钱宝支付因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被央行重庆营业管理部罚款190万元,两名相关责任人也受到处罚。 此外,2024年,钱宝支付内蒙古分公司涉嫌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受到监管部门警告。央行微信中心支行并罚款2万元。 元; 2024年,山东省分行因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相关法律法规,被央行微信分行警告并罚款62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钱宝支付前身为微信钱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同年底获得央行颁发的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 业务类型为互联网支付(全国)和银行卡收单。 (全国)。
2013年,国家外汇管理局授权钱宝支付为首批试点跨境电子商务外汇结算业务之一。 但2017年,钱宝支付因未履行真实性审核职责,协助部分企业和个人编造快递物流信息、整理网购订单交易信息等,被国家外汇管理局暂停跨境业务资格。非法办理对外交易行为。 其支付外汇超过40亿元人民币,被国家外汇管理局暂停其资格。 同时,钱宝支付曾是国内首家通过Visa QSP资质认证的持牌机构,但现已不在其中。
天眼查信息显示,钱宝支付注册资本达1亿元,第一大股东易赞普(微信)科技有限公司持股75%。 实际主要受益人罗峰、黄素智分别通过易赞普(微信)科技有限公司。 Zamp持有钱宝支付31.5%和28.5%的股权。 据了解,2014年,IZP完成了对钱宝支付的收购,并将注册地由微信变更至重庆。 据介绍,亿赞普集团是一家互联网跨境贸易和大数据集团公司,业务覆盖亚太、拉美、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