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三年前马云在外滩的财经演讲,这三点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2024-01-17
来源:网络整理

大约三年前的今天,马云受邀作为微信金融外滩峰会的嘉宾,发表了长达三十分钟左右的演讲。 也许马云自己没有想到,也可能他想到了。 当他完成这次演讲后,他将退出公众视野三年。

如今三年过去了,我们过去多次提到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恒大、碧桂园等房企面临的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金融体系的风险。 。

同时,再加上地方债务风险对金融体系的影响,马云三年前的讲话肯定有很多不恰当的地方。 但三年后的今天,他在那次演讲中提出的三点变得更加重要。 今天来看,依然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稍有不同的视角和一窥豹子的风采。

在这场仅持续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演讲中,马云上台后首先感谢了主办方,然后非常“谦虚”地表示自己不懂金融。 但作为外行,不懂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优势。 ,所以今天他“大言不惭”,犯了一个错误。 我希望你能容忍我。

客套话说完,马云就直奔实际了。

回顾这次演讲,马云主要讲了三点。

首先,我们需要转变观念。 过去为了与国际标准接轨,我们要填补欧美发达国家有而我们没有的所谓空白,还要填补国内的空白。

对此,马云也放出了狂言,称对国家的金融体系没有看法。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足以说明马云的外行。

对于第一个观点,马云关注的焦点是,为了与国际接轨,我们有时在监管上走得太远,导致国内金融发展不平衡。

马云认为,监管和金融创新是相辅相成的,需要找到完美的平衡点。 我国金融发展时间不长,但在监管方面需要与国外接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创新。

因此,马云呼吁监管适度,创新与监管并重,而不是只监管而忽视创新。

在这一点上,很难说马云没有夹杂他的个人作品。 对于蚂蚁金服上市之初,其言论中肯定夹杂着私心。 所以这部分的匹配程度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金融监管本身也是仁者见仁的事。 明智之举。

由于我们对问题的立场和观点不同,责任和利益不同,我们对监管自然有不同意见,求同存异。 这或许也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现象。

紧接着,马云又提出了他的第二个观点:重新审视监管。 我们不能只监管或者不监管,也不能监管死,否则就没有创新。

马云认为,监管是分开的。 监督是原则和底线问题,管理是范围问题。 马云表示,现在国内金融监管监管很严,但结果却管理不好,导致金融出现问题。 发展已经停滞。

为了监管而扼杀金融创新也是不可取的。

事实上,经济学界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关于监管与创新之间关系的争论。 马云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的人。 经济学里有一个所谓的市场问题,无论是产业政策还是补贴。 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援助越有针对性,越会导致市场的创新减少,同时也会起到资金的非理性引导作用。

如果我们把金融看作一个市场,我们自然能够很好地理解马云的观点。

其实这个问题在国外也有争论,因为创新往往先于监管。 正是因为新事物的出现,才需要后续的监管来弥补。

例如,人工智能在美国的出现很容易导致人工智能的无序发展。 然而,直到这种人工智能普及之后,美国才开始制定监管细节。

当然,美国的人工智能大巨头对这些监管细节表示欢迎,因为它们非常严格,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后来者的进入。 但美国的小型创业型人工智能公司表示反对,认为规定过于严格。 它将扼杀创新。

事实上,双方都是对的。 关键是监管风险的降低更重要,还是创新带来的机会更重要。 不同的优先级会导致不同的偏好。

最后一点:金融的本质是信用管理。 我们必须改变金融的当铺心态,依靠信用体系。

这也是马云有争议的一点。 马云表示,银行当铺心态严重。 原因是银行向大型房地产公司提供了大量贷款。 因为相对安全,风险系数低,银行不怕坏账。

但这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大企业并不缺钱,但银行却竭尽全力提供贷款,而那些最需要资金的小企业却因为无法提供良好的抵押品而无法获得贷款。

马云认为,金融的本质是信用。 未来,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信用来借钱,这将大幅降低借贷成本,从而提高货币利用率。

本质上,马云说的是对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信用管理仍存在不少漏洞,比如依靠他人信用借款,或者犯类似美国次贷危机的错误。 大量老百姓因信用而借钱,最终导致无力偿还钱款,从而出现一波违约潮,出现大量坏账。

从今天来看,银行抵押贷款本身也存在风险。 比如恒大这家房地产企业,就与很多本土银行存在一定程度的绑定。 不过,这种现象还是比较少见,也是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所致。 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最终成型,短期内不太可能出问题。

至于金融借贷,由于风险等问题,钱可能不会流到最需要的企业手中,但也有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好处。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马云的这三种观点。 他们可以说是正确的,也可以说是错误的。 关键在于我们衡量对错的标准和尺度。

创新和风险必须齐头并进,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也是如此。 前者风险高,利用率高,带来的实际经济效益高; 而后者风险较低,不会引发大规模违约潮。 自然也就更加稳定了。

金融问题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马云三观所能解释的范围。 如今,金融系统性风险被多次提及,这可能意味着金融体系本身需要做出一些改变,但可能不是马云的改变。

降杠杆、清理资产负债表都是降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方法。 马云的观点不一定对,但也不一定错。

时至今日,这三种观点仍然值得我们深思,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结尾。

作者:罗Sir,职场新青年内参。 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 关注我,我把知识磨出来给你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