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莫少华)“双十一”临近,各大电商平台和商家纷纷加大促销力度,通过线上直播等方式开展各类优惠促销活动。 琳琅满目的活动让消费者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如何选择购物? 10月30日,河南省消费者协会通过大河网温馨提示消费者如何及时防范、维权。
1、慎重选择电商。 网上购物时,一定要选择经营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购物平台和网店,防止误入钓鱼网站。 一般情况下,符合规定的网络交易平台都会在首页显着位置公示其网络标识和营业执照。 不轻易登录陌生网站或点击不明链接; 不泄露身份信息、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 尽量使用第三方支付担保交易,不与卖家私下交易,不轻信,不接受任何直接汇款至个人账户。 理由和要求。
2. 警惕低折扣和混乱。 “双十一”期间,商家会以降价、打折、满减、赠品、抽奖等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但部分商家会先提高原价,然后再打折。 对于预售产品,下单前一定要了解商家的促销规则,避免支付定金后无法享受折扣、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支付余款、无法退货等问题七日内无理由,且无法退还预售押金的。 消费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提前记录价格以便比较,不要轻易被低折扣所迷惑,防止价格欺诈。
3. 支付押金前请三思。 消费者应了解商家制定的折扣规则和红包使用规则。 一些商家故意混淆“定金”和“定金”的概念,设置花哨的预售模式,误导消费者缴纳不可退还的定金。 建议消费者在缴纳“预售定金”前一定要详细了解营销活动的详情,并注意保留营销活动页面截图、商家承诺页面等信息。 存款前请务必货比三家并三思而后行。
4、注重产品验收。 “双十一”期间,您收到货后应立即检查。 如发现商品有问题,应尽快联系销售网站,掌握退换货时限,降低退货运费风险。 同时提醒消费者,赠品也是有保障的,商家赠送的赠品也应符合《产品质量法》等相关规定。 如果礼品存在质量问题,可以依法向商家索赔。
5. 保留凭据很重要。 不要相信商家的口头承诺。 保留购物小票、网购订单信息等消费凭证,以及商家促销海报、与商家的聊天记录、促销页面截图等消费证据,并索取有效购物凭证或发票,以备不时之需。 消费者纠纷有据可查。
当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出现消费纠纷时,一定要尽快联系卖家或购物平台进行协调。 如果争议无法协商解决,消费者可以联系当地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