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越来越多的移动支付场景选择忽视苹果时,苹果才会真正感受到市场不可抗拒的力量。
▲苹果零售店 图/视觉中国
文/曹旭刚
6月26日,微信地铁和微信市政卡启动了房山线手机乘车试点。 与以往的地铁移动支付不同,本次试点不需要用户更换手机卡。 只要使用的手机具有移动支付功能,就无需排队买卡、充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地铁移动支付目前仅支持安卓手机。 由于苹果尚未向公共交通开放NFC功能,苹果手机用户尚无法激活手机卡。
至于苹果为何没有向公共交通开放NFC功能,官方并没有表态。 舆论猜测是出于技术原因,有的是出于安全考虑,也有搞笑的是库克本人并不喜欢这项技术。
但不管怎样,用户的需求就在那里。 使用手机乘坐公共交通是未来重要的移动支付应用场景。 苹果在这方面迟迟没有采取行动,对于其市场地位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微信IOS版公众平台的升值功能被迫关闭,这仍然可以被视为苹果对日益强大的微信支付的“主动进攻”。 那么,微信地铁“手机卡”的“置身事外”,说明苹果固有的封闭体系在日益丰富的支付场景中被“被动淘汰”。
坦白讲,微信“手机一卡通”的预期用户基数与苹果庞大的用户数量相比并没有多大的重要性,短期内不足以动摇苹果的根基。 然而,这实际上是移动支付的一个趋势。 移动支付将不可避免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将在中国所有地铁线路上实施。 因此,苹果的“被动退出”局面极具象征意义。 也就是说,在日益开放和多元化的支付场景中,苹果可能会失去主动权。
▲用手机坐地铁。图/视觉中国
自然就会产生一个疑问。 未来,苹果会继续坚持一贯的封闭政策,还是迫于市场压力做出改变? 如果继续关闭,你将面临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逐渐蚕食的风险。
自2009年国行版苹果手机进入内地市场以来,苹果凭借“优越”的用户体验牢牢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拥有极其强大的市场话语权。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产手机用户体验的不断提升,苹果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逐渐下降。
无论多么伟大的产品,只有与用户紧密结合,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遗憾的是,技术强大的苹果,由于始终封闭的基因,始终无法放下孤傲的作风,无法积极响应市场需求,从而导致了越来越尴尬的局面。
通俗地说,苹果就像一位历史悠久的贵族。 苹果很难放下傲慢,与一帮“泥腿”人肉搏。 然而,市场不相信眼泪,市场不喜欢贵族——尤其是在贵族风格开始被消解和解构的时候,在手机应用场景突飞猛进的时候。
微信地铁“手机卡”无法与苹果手机使用,这是苹果与时代脱节的“差距”。 如果处理不当,肯定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架桥,甚至可能造成垮塌。
任何领域都不可能有永远的王者,手机市场也是如此。 当越来越多的移动支付场景选择忽视苹果时,苹果才会真正感受到市场不可抗拒的力量。
□曹旭刚(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