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你的手机,
打开与您的银行卡绑定的微信或支付宝,
扫描二维码支付,
消费成功,
这种优雅的付款流程,
我们已经习惯了。
但这个操作可能会被破坏!
陆续关闭的集合接口
农业银行此前曾发布通知,禁止使用农业银行收款接口进行相互理财(包括但不限于P2P)、资金、消费金融、还款等场景。 其中,农业银行涉及投融资行业的代收、实时收款、实名支付交易渠道已于3月19日17时30分关闭。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关闭相关支付服务的通知
事实上,农行并不是唯一一家停止收款接口的银行。 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也关闭了P2P支付端口。 不仅如此,农行对长银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等互助金融公司(包括长银消费金融、长银58号消费金融)的扣缴渠道也被关闭。
原因: 42号文档
业内人士透露,各家银行竞相关闭扣缴渠道,源于近日网联发布的42号文。
42号文的具体内容
各相关会员单位要积极配合,完成协议支付、支付、网关支付、商业委托支付、认证支付等全部业务功能的生产测试。
文件还要求各会员单位在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支付机构在商业银行支付账户权限的配置。6月30日前,切断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直接联系。 此后,银行将不再直接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代扣代缴渠道。
目前网上支付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网关支付
第三方支付公司充当代理(网关)并连接到一堆银行。 用户在网关页面(可以是商户侧,也可以是第三方支付平台)选择银行。 页面跳转至第三方支付平台,然后重定向至对应银行。 用户在银行电子银行官网使用网上银行(个人网上银行)。 或企业网银)完成支付。 早期的购票付款页面就采用了这种形式。
预扣税
代扣一般是指用户通过线上或线下柜台签署的用户、商户、银行三方协议,授权商户可以从其银行账户中扣款。 典型的应用场景是电视费、保险费的定期扣除。
快捷支付
快捷支付简化小额支付需求场景的授权流程(例如只需完成持卡人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号码的实名认证),同时完成消费确认通过下游短信验证码。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快捷支付和代扣代缴,这两个接口此次被农行关闭。
关闭第三方支付有何影响?
对于P2P公司
快捷支付和代扣代缴的缺失,对于P2P来说,意味着用户在购买或充值时无法使用某张卡进行快捷支付,只能跳转到网银支付或切换到其他银行卡。 运营成本的增加无疑会造成一定的用户流失。
消费金融公司
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说,影响更为广泛。 因为一般情况下,90%的用户不会主动还款,而是等待消费金融公司直接从自己的银行卡中扣钱。
虽然目前来说,换卡可以部分解决支付问题,但扣缴渠道的关闭已经是必然趋势,这意味着消费金融公司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对消费者
消费者支付的便利性短期内可能会受到影响。
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扣缴监管外,2017年8月4日,央行发布209号文《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网上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互联网平台的通知》,规定,自2018年6月30日起,所有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上支付业务均通过网联平台办理。
这种业务转移可能会导致我们常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一段时间内不支持支付。 但从长远来看,将取代银行成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国家将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