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1月24日报道,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关于审理拒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于2013年1月23日起施行据介绍,自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增设拒付劳动报酬罪后,这是该罪涉及的术语定义、定罪量刑标准、定罪量刑标准。拒付劳动报酬罪由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审理。 对单位犯罪等问题作出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标准。
拒付劳动报酬可能会被定罪判刑
据了解,为有效打击拒付劳动报酬犯罪,微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2012年3月《查处拒付劳动报酬案件工作意见》,依法查处了一批涉嫌拒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其中,2012年8月,某微信船舶配件公司拖欠200余名工人两个月工资,公司法定代表人司潜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经调查认定,该公司拖欠200余名工人两个月工资依法向该公司出具了《劳动保障监察令及改正指示书》,并将缴费令文件张贴在该公司。 公司未按规定期限支付工资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迅速立案,将斯某列为网络逃犯并追捕。 8月下旬,斯某在广西被微信抓获,追回现金60万余元。 目前,斯某因涉嫌构成拒付劳动报酬罪,已被检察院批准逮捕,将依法逮捕。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部门联合为农民工讨薪
临近年底,记者获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目前正联合城乡发展委、公安局、国资委、市政府等六部门开展工作。工商局、总工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重点检查。 使用农民工的各类用人单位,特别是招收农民工较多的建筑业、加工制造、餐饮服务业等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对检查中发现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将及时立案,迅速查处,立即责令其支付工资,并按照规定处以罚款。依法保障广大农民工春节前准时上班。 获得你应得的劳动报酬。
据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发布后,微信将进一步加大对拒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打击力度。拒绝支付劳动报酬。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被限期整改指示、行政决定等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后,未在规定期限内支付劳动报酬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以转移财产、逃跑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拒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上或者拒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用人单位、直接负责的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劳动报酬在三万元以上以上的共计10万人,涉嫌构成犯罪的,将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