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信息通信管理局7月26日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本次专项整治还将针对干扰其他企业产品运行或服务。
作为平台服务的主营业务,整改的矛头最终可能指向移动支付。
过去筑墙
要推测未知,首先需要了解已知。
移动支付是腾讯、阿里巴巴内容屏蔽的切入点。
早在2013年,微信就在5.0版本正式推出了微信支付功能。 依托社交电商用户基础,微信支付用户快速增长。 这直接威胁到支付宝,支付宝的核心业务始于2004年。
无论是自保还是秀肌肉,微信支付上线一周后,淘宝就关闭了微信的淘宝客服界面。
此后,阿里巴巴和腾讯的竞争开始白热化,双方几乎每次都将触角伸向对方的腹地。
2014年,随着微信支付转账业务的成熟,本已广泛的微信业务更加繁荣。 在此趋势下,掌上购物推出了微信店铺业务,帮助微信用户在微信上单独开店。 该公司很快引起了Pony的关注和投资。
微商被认为是中国社交电商的起点。 它的崛起或许是腾讯始料未及的,但当腾讯投资1.45亿美元被雷军称赞为“中国最成功的创业公司”的微店时,已成为腾讯在电商领域的重大举措。 棋局的对面是阿里巴巴的基础棋——淘宝。
互惠是互惠的。 2014年,阿里巴巴投资微博。 此后,微博开始屏蔽带有二维码的内容。 此举主要是针对微信公众号和微信业务的推广。 从此,微博成为淘宝的主要广告阵地。
随后,腾讯不断完善电商业务,高调入股京东,并将旗下几项主要电商业务出售给京东。 随后又陆续将蘑菇街、唯品会、拼多多纳入生态,与其他业务形成支付页面。 “九宫格”。 微信的入局,成功推动京东等登陆纳斯达克,这无疑是双赢的局面。
聚集电商领域的后来者,微信成功撼动了老大哥淘宝。
2015年,微信支付迎来突破的一年。 今年是农历马年,支付领域的“两马大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微信斥资5亿元拿下春晚总冠军。 除夕之夜,全国人民跟随春晚主持人,摇动手机抢微信红包。 这是当年春晚最精彩的节目。
数据显示,2015年微信春晚红包参与人数超过8亿。 2015年第三季度,微信支付渗透率提升至30.8%,同比增长100%。 截至年底,微信支付卡绑定用户数已达2亿。
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微信红包,从此真正激活了微信用户的社交圈。 支付业务和社交业务已经紧密相连,占据了用户的心智。 支付宝在2016年春节期间也曾推出过领取五福的活动,但始终没能复制微信的成绩,市场份额屡屡被打压。
同样是在2015年,微信支付用户超过了支付宝,支付宝很快屏蔽了微信的所有链接。
对此,腾讯在其应用超市App 中不再推荐支付宝。
但后来淘宝可能也发现,在移动端,内容分享再怎么躲避审查也无法绕过微信。 为了逃避审查,淘宝使用乱码组成分享密码。
直到今天,墙上还偷偷地钻了一个洞。
淘宝分享特定商品到微信仍需要复制密码
而如果说阿里巴巴和腾讯之间的墙是逐渐筑起的,那么后续字节和腾讯之间的墙只能说是巨头技术的逐渐熟练。
2016年前后,抖音、快手的崛起,直接挑战了腾讯当时最重要的微视业务。 2018年,微信以整顿互联网短视频为由,暂停短视频APP外链直接播放。
当Tik Tok成为 下载第一名时,张一鸣特地发朋友圈庆祝“”。
张一鸣的朋友圈
两家必胜客已经打响了法庭之战,对外链接开放的监管政策已经出台,“头腾”之战还没有结束。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互联网巨头在筑起高墙防止他人侵权的同时,也在觊觎对方的流量,不断挖坑——当抖音和微信庞大的客户群重叠时,分享受到限制,使用乱码再次。 它应运而生。
除了内容之外,支付大战的后半段,玩家增多,成本逐渐增加,但玩法却依然如故。
2015年后,春晚成为互联网企业的必争之地。
直到六年后,字节跳动才知道腾讯当年花的5亿元有多么值钱。
2020年8月,字节获得支付牌照,抖音支付上线。 不久之后,抖音的抖音直播间将从10月9日起正式切断与淘宝、京东等外部第三方的电商链接,加速抖音直播。 音乐商店建设进度。
今年春晚,抖音斥资12亿元取代拼多多,成为春晚整体赞助商。
官方数据显示,春晚期间,抖音红包互动总次数达703亿; 抖音春晚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数12.21亿,最高时观看人数498.46万人。 虽然直播间实时在线最大人数少于去年,但直播间红包互动总数和累计观看人数却远超去年。
高额的投入和巨大的流量最终吸引了很多用户绑定银行卡,但用户提现后就离开了。 抖音最终没能复制微信的市场份额奇迹。
晚了几年的抖音支付还只是个弟弟。
新一轮春晚冠名权争夺又来了。 今年哪家巨头会砸钱?
巨人都在圈子里
巨头之间的来回博弈,最终形成了今天互联网的版图格局。 移动支付是互联网高墙的基础。
在第三方移动支付方面,巨头们限制对手的手段主要有两种——彻底封杀和折叠。
比如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巨头在支付方面互相封杀。 多年来,用户已经习惯在微信、京东购物时只使用微信支付,在淘宝购物时只使用支付宝。 他们认为缺乏互操作性是理所当然的。
比较常见的一种是折叠。 例如拼多多折叠支付宝、花呗、QQ钱包、银联,只显示多多钱包和微信支付。
拼多多支付页面,支付宝崩溃了
当然,也有反复跳的人,比如美团。 过去,美团已经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宝、自营支付和金融平台美团月付以及绑定银行卡支付。 今年,小米旗下子公司Mi Pay上线。
去年8月,美团宣布封杀支付宝。 与过去温水煮青蛙的做法相比,美团剥夺了用户的“支付选择权”,引起轩然大波。
在用户的反对和法庭反垄断诉讼的压力下,美团恢复了支付宝支付,但仍将其关闭。
面对疑惑,王兴问道,“淘宝为什么不支持微信支付?”
随后,美团月付在微博发文重申,“淘宝什么时候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和美团月付?” 和@ele.me。
美团月付微博
是因为我真的不明白,还是因为我知道? 显然是后者。
京东的劣势早已见识。 在与微信达成合作前几年,京东就宣布放弃与支付宝的合作,转而采用银联无卡支付,并开始开发京东Pay。
当时,支付宝在第三方支付领域仍处于孤军奋战,其垄断性决定了定价权。 2011年,刘强东曾表示:“支付宝的资费太贵,是快钱等公司的四倍,每年还要多花500万到600万元。” 到了2020年,美团退出支付宝的方式完全是随心所欲。 但这也是高利率下的无奈之举。
支付宝官网显示,平台向商户收取的费率取决于商户使用的支付产品。 支付产品包括当面支付、定期扣款、APP支付、刷脸支付、手机网站支付、电脑网站支付、支付宝预付等。 授权、当面资金授权等。大多数产品的费率也是0.6%,而游戏等特殊行业的APP支付和移动网站支付的费率是1.0%。
如今,在日常生活中的小额提现场景中,用户可能不会在意0.1%的手续费,但在商业用途中,0.6%甚至1%的费率将产生巨大的投资。
商业用途的微信支付费率为0.6%,网络媒体、计算机服务和游戏另加收1%的费率。 快手科技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快手向腾讯支付的支付通道费分别为5900万元、1.42亿元、2.19亿元。 到2020年前9个月,随着快手直播电商的快速发展,这笔费用已达到3.1亿元。
京东支付页面,首选微信支付
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巨头或主动或被动,正在打造从社交到电商再到支付的生态闭环。
除了牢牢困住客户之外,闭环的逻辑在于,每一个环节创造的效益都能被下一个环节完美消化——社交环节吸引的流量直接成为电商环节的消费者,而社交环节则成为电商环节的消费者。平台还为商家和品牌商提供了营销场所,消费者行为不仅产生支付环节的服务费用,还支持更多延伸的支付业务。
付款秘密
新反垄断时代第一枪由蚂蚁金服打响——上市计划失败。 阿里巴巴股价下跌9%,市值蒸发6000亿元。 全球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最终落空。
这一声枪响惊醒了很多支付宝用户。
就像从梦中醒来一样,很多人发现,所谓的先进消费理念只是阿里割韭菜的幌子。
第三方移动支付业务只是蚂蚁金服的根基。 招股书显示,蚂蚁金服还拥有银行、基金、财险、小贷等,从占比来看,支付贡献了36%的收入,借贷贡献了39%。 这是蚂蚁金服最赚钱的业务。
前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曾透露,蚂蚁金服通过资产证券化循环借贷方式动用了30亿元本金,几年内循环了40次,发放贷款超过3000亿元,形成了上百次循环。 杠杆。
蚂蚁通过复杂的设计,将风险转移给了购买金融产品的用户和银行。
当抖音花费11亿元与全国人民一起庆祝春节时,显然不仅仅是为了让人们知道有这样的支付方式。
在推出自己的支付系统后,信用支付产品“欣欣花”和贷款服务“欣欣多”也出现在抖音支付页面。
用户可以使用“新新花”在观看直播的同时购买商品,或者购买豆瓣获得奖励。
“鑫鑫贷”通过与新网银行、中银消费金融等机构合作,可为用户提供最高20万元的授信额度。 抖音外语“放心借钱”今天也在今日头条上线。
“安心花”和“安心借”说白了,就是抖音的“花背”和“解背”。
此外,字节还推出了迷你版借贷服务——推出专注于小额贷款的“备用基金”。 贷款金额在500元至2000元之间,放款速度较快。 合作伙伴也来自持牌机构。
从500元到20万元,满足用户多层次需求。
除了支付之外,字节跳动早在2018年还收购了安徽黄埔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北京华夏保险经纪有限公司100%控股股东,进军保险经纪业务。
互联网公司做自己的支付可能有不同的理由,但最终的终点都是一样的——金融服务。 这样,第三方移动支付就从一种手段变成了一种生意,一种低投入、高利润的生意。
除了互联网巨头之外,工业科技巨头也对此觊觎已久。
华为云服务部总裁苏杰多次表示不会从事支付业务。 “我们一直对传统金融生态系统感到敬畏。” 但今年年初,号称企业要有“边界感”的华为申请了支付牌照,进军互联网金融行列。
在华为之前,有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