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云闪付:黑马杀入、搅局市场,颠覆支付宝和微信

2024-02-11
来源:网络整理

移动支付板块_移动支付板块什么意思_移动支付股票龙头企业

近日,移动支付领域的“国家队”云闪付APP迎来一周岁生日。 作为中国银联皇冠上的明珠,云闪付在今年的发展中表现抢眼。 随着移动支付市场环境逐渐成熟,寡头垄断局面日益形成,云闪付的突然风头无疑将再次打响战局。 从今年的发展势头来看,云闪付确实展现出了相当大的潜力。 增长,但要彻底颠覆支付宝和微信还需要一天多的时间。

黑马入局扰乱市场

移动支付有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光环。 这几年来,可以说彻底颠覆了中国各行各业用户的支付习惯,真正让“无现金社会”成为现实。 这个市场的“主角”也由支付宝和微信两大互联网巨头主导多年。 据易观发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支付宝和腾讯金融的市场份额分别占53.62%和38.18%,合计91.80%,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地位。

俗话说,一个行业离钱越近,就越容易赚钱。 这也是很多支付宝、百度钱包、京东金融等巨头公司想要挤进移动支付龙头群体,却始终没有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有着“纯金融血统”的银联云闪付高调入局,似乎有望成为一匹潜力巨大的黑马。

互联网时代,一个看似已经成熟的大行业,新进入者很难成功接班。 从潜在竞争对手的角度来看,判断一个行业是否有“野蛮人”进入的机会,取决于进入者主观进入所带来的潜在利益,也取决于现有参与者在规模经济、网络效应等方面是否存在漏洞。 、产品差异、商业模式、盈利能力和资本实力。

比如,电商行业、移动支付行业都没有明显的漏洞,所以拼多多在电商领域取得成功将是不可思议的。 不过,可以说,拼多多的成功主要得益于电商。 行业中有一个相对空白的市场——社交电商,但银联闪付似乎正在与支付宝、微信正面竞争,试图打造移动支付缺口。

众所周知,进入移动互联网下半场以来,各行业的获客成本不断上升,尤其是流量资源较为稀缺的金融领域。 银联云闪付能够在一年内获得超过1亿用户,其成绩确实值得肯定。 至于银联云闪付快速崛起的原因,我认为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自新零售概念提出以来,线下场景的争夺逐渐成为各行业竞争的核心方向。 对于支付行业来说,线下支付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场景。 细分来看,高频需求最迫切的是菜市场、公交地铁、餐厅、超市便利、校园、医疗健康、交通罚款等日常应用的核心场景。 相信除了支付宝、微信支付之外,大家最近在乘坐公共交通、购物等时也经常看到银联闪付的二维码。

毕竟,云闪付作为银联的子产品,在银联的市场优势引领下,进入市场的阻力已经大大降低。 正是通过这些场景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云闪付才得以快速崛起。 这些看似无关的场景,实际上可以通过各种营销方式为用户创造协同效应。 显然,云闪付此举恰到好处。

不过,在这方面,支付宝和微信也在紧随其后,云闪付仅凭此建立绝对壁垒的希望并不大。

对于每一个涉及金融的用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确保资金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即使第三方支付平台大肆宣传,也很难与“银行”这个金字招牌相提并论。 显然,银联与银行的关系比阿里巴巴、腾讯“紧密”得多,而且银联在央行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方面也拥有最合规的地位,因此在资金安全方面,虽然存在差距很小,但是云闪通依靠“品爸爸”还是稍微好一些。

从技术角度来看,以支付公司起家的银联在移动支付领域也有着扎实的基础。 与支付宝、微信等使用二维码部署线下不同,银联一直在推动NFC技术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应用。 大家每天听到的移动支付工具,比如Pay、华为Pay、小米Pay等移动支付​​工具,其实都是云闪付产品,背后采用的是NFC技术。 目前,云闪付支持工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等43家银行的 NFC手机闪付一键激活。

银联公布了这组信息:

*“在场景拓展方面,银联在地铁、公交等民生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例如,广州地铁已在全线开通银联手机闪付。短短两个多月,每日闪付交易笔数已达近30万户,手机闪付占比持续提升,领先各类移动支付产品,并以其“刷卡支付”的极致便捷受到旅客青睐。

可见,未满足的刚需场景依然存在,而单从支付体验来看,NFC近场支付技术交互速度快、安全系数高。 不需要存储大量的用户信息,在用户资金和隐私方面更加安全。 有保证。 但“NFC手机+闪通卡激活+闪通POS”的组合需求限制了其客户群和使用场景,营销效果并不理想。 但值得肯定的是,云闪付确实带来了重大升级。 未来,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再次颠覆支付行业也不是没有可能。

看来,云闪付APP在某些方面的优势确实存在,但短期内还不足以起到决定性作用。 另一方面,云闪付前进路上的障碍也清晰可见。

流量≠用户,改变用户习惯没那么简单

移动支付行业能有今天的成绩,其实是支付宝努力的结果。 要知道支付宝在市场教育阶段花了很多钱。 通过广告、补贴、促销等方式,一步步改变。 用户的支付习惯。

如今,下载一个App然后注册登录似乎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事实上,用户早已过了对各种App产生强烈好奇心的时期。 他们追求的是如何最大程度地精简手机上的应用程序。 他们很难安装并非严格需要的新应用程序。 灾难。

因此,对于大多数行业来说,新企业想要在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大量的优惠补贴和广告营销轰炸几乎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尤其是在金融行业,获取新客户的成本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的环节。从几元、几十元攀升至数百甚至数千元。

以云闪付为例。 自2017年12月11日上线以来,不断推出多种发放资金和补贴的模式,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积累了超亿注册用户。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种获客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注册用户,形成巨大的口碑和传播效应,但往往面临着被“抢走”的尴尬境地——一旦补贴活动被取消。进行后,新注册的客户用户将成为僵尸,不再进行交易。

不难看出,在目前的市场格局下,补贴很难支撑一个超级APP的崛起。 但如果无法跨越从流量到用户的鸿沟,就会造成获客、运营、产品等核心能力退化的连锁反应。 在规模导向的考核机制下,对外部流量的依赖度越高,客户留存率就越低,这会导致恶性循环,导致不归路。

因此,想要真正占领用户心智,就需要让用户产生强烈的需求,逐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打造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超级门户。

然而,对于支付宝和微信来说,一个控制着最大的电商场景生态,一个控制着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社交平台。 他们在网络购物和社交红包领域的地位根深蒂固,包括线下支付习惯。 已经基本成熟了,联闪通想要从他们那里抢用户几乎是不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支付宝、微信还具备转账汇款等功能,以及便捷的生活服务。

启发

值得一提的是,上个月17日,腾讯新功能灵钱通上线公测。 用户激活零钱通后,可以直接使用微信钱包中的资金在所有微信支付场景中进行消费,同时还可以帮助用户自动获得财务收益。 明显对标支付宝余额宝,部分基金利率略高于余额宝,吸引了不少余额宝用户。

这对银联云闪付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与其花大价钱推出金钱补贴,不如让理财成为争夺用户的核心。 有了“养马”的支持,加上其“纯金融血统”的身份,推出几款高于余额宝、零钱通的稳定理财产品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要知道“关心每一个细节”的用户群体极其庞大,只要利率高他们就会非常兴奋,而中国银联拥有广泛的消费场景和巨大的潜在用户群体。 只要云闪付能够保持这种竞争力,就有望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 届时,或许无需巨额广告营销费用,用户就会形成天然的传播能量,从而建立良好的口碑和强大的裂变效应。

可以预见,获得用户留存后,不仅会补充自流量生态,也必然会加深用户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帮助用户提升体验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地位。 核心竞争力。 然而,创新和改进并不容易。 在虎视眈眈的双寡头阴影下,云闪付能否长期留住用户,我们不得而知。 但无论对于消费者还是企业来说,竞争激烈的市场才是最重要的。 有利。 对于仅仅一年的云闪付来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也非常有信心能够成为继微信、支付宝之后移动支付的又一个核心入口,引领用户进入新的支付时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