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支付方式,理清这5个问题后,医院实施DRG支付方案将更加高效!

2024-02-15
来源:网络整理

drg支付方式_支付方式怎么填_支付方式白条支付是什么意思

2020年将在30个DRG试点城市开始模拟运营; 2021年将启动正式付费……各种DRG分组和付费政策陆续出台。 对于医院来说,推进DRG付费改革方案刻不容缓。

虽然推广DRG的政策已经明确,但医院是如何落实的呢? 如何模拟? 这是大多数医院面临的问题。 为此,我们整理了以下几点,希望能够帮助医院加快DRG支付解决方案的落地。

01

实行DRG付费给医院带来四大变化

首先,从思想上看,DRG付费方式对于医院来说有以下变化:

一是激励机制方向的转变。 主要原因是希望医院能够在保证医疗质量不降低的同时,提高医疗效率。 也就是说,将患者群体的综合资源消耗控制在付费标准之内,同时保证医疗质量不降低。

二是收入方式发生变化:由“按项目付费”改为“打包付费”。 DRG(诊断相关分组)是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将其分为不同的诊断组进行打包治疗,从而规范治疗流程、控制治疗成本。

具体来说,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临床诊断、症状、手术、疾病严重程度、合并症、并发症和转归等因素将患者分为诊断相关组,然后确定医保支付。

三是激励方式发生变化:从鼓励“多劳多得”变为“多劳多得”。 目前,大型医院的绩效分配普遍重数量轻质量。 无论是,还是全成本核算,本质上都是“多劳多得”,过度刺激医生追求病人数量,导致医疗质量整体下降。

基于DRG付费方式改革,医院将重点关注医疗服务能力(DRG组数、病例组合指数CMI)、医疗服务效率(时间消耗指标、费用消耗指标)、医疗服务安全(中等死亡率)和低危人群、低危人群死亡率)三个维度六项指标来评价医疗服务绩效。

这将对医院现有的绩效激励产生巨大影响,倒逼医院精细化管理。 例如,医院可以通过DRG组的比例以及DRG组的盈亏定位医院和科室的发展状况,通过基准值比较医院同类医院和科室的排名,找到DRG组成本或住院时间差异较大的患者,分析高成本DRG组的成本结构,寻找可压缩的空间,从而基于成本效益分析选择最优的临床路径。

同时,DRG付费将医院成本纳入控制,对医用耗材、医疗护理、检查等进行高质量管理,加强各方面成本控制,倒逼医院提高医疗质量控制成本。

最后,DRG可以通过“医院-科室-就诊组”三层下钻进行科室监控,通过“MDC-ADRG-DRG”三层下钻对DRG指标和常规指标的数据进行监控患者分组,并进行科室组级、科室级、主治组级、不同层级医生的绩效比较,对医生进行客观的绩效评价。

四是付费数据变化:从按项目付费到按案付费。 数据主要包括:医院近三年的病历数据; 医保平台结算数据; 数据采集​​期间用于从各医院HIS系统导出病历主页以确认编码版本并方便编码转换的编码库,包括疾病诊断编码库和外科手术编码库; 通过各医院信息系统(含首页)生成结算清单,实时上传医疗保障基金结算清单信息。

02

帮助医院解决问题的 5 个问题

明确了医院DRG支付方式的变化后,我们还需要提出我们医院的核心问题。 假设按DRG付费参考行业标准收入,在我院运营模式不改变的前提下,我们总结了以下五个问题:

1、我院收入有何变化?

2. 哪些收入无法收回?

3、这些无法收回的收入主要集中在哪些部门? 医疗队? 病人团队?

4、医院收入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为了规避DRG支付下的潜在风险,医院各部门可以采取哪些对策?

梳理完这五个问题,我们最终可能得出的结论是:收费结构不合理,影响了营业收入; 数据质量差,影响进入配对组; 而且CMI低,影响总重。

这种情况下,医院需要动员全院上下达成共识,首先确保病历第一页填写正确。 因为支付DRG后,医院的医保收入直接关系到每份病历首页编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必须优先保证编码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使医疗运营和管理中的风险能够真实反映、及时规避和管理。

最后,建立符合DRG改革形势的医院新的运营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医院病历首页的完成度和准确性; CHS-DRG分组将用于识别分组错误并提高医疗保险价格协商能力; 将测量DRG的发病率。 计算全院DRG支付下的红利空间的费用; 建立与DRG改革相一致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将奖金与工作量相结合,提高医务人员待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