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孩子调皮,让人防不胜防!
河南安阳内黄市一名6岁儿童
偷偷记住妈妈的支付密码
使用手机在线购买商品超过4万元
大型游乐园设备、投币摇床、贴纸……
就像一个大“游乐场”
利用父母不注意的机会
购买商品价值4万元以上
郭先生的家乡是安阳内黄。 他家里有一个6岁的儿子。 他平时很调皮,今年读小学一年级。
“得知孩子在网上购买了4万多元的商品后,我心里焦急万分,相当于两个多月的工资了。” 7月15日上午,记者联系上郭先生,提及此事。 他看上去还是一脸茫然。
据郭先生介绍,7月11日晚上9点左右,儿子在家,由妻子独自照顾。 睡觉前,妻子去洗澡了,留下儿子一个人在客厅玩手机。
没想到,儿子拿起手机就进了京东。 购物车里存放着妻子浏览过但没有决定购买的大量商品,包括投币摇摇车、40平米儿童游乐场淘气堡等。购物车里的物品中,还有一些零食、贴纸等,都是孩子们挑选购买的。 郭先生说,妻子在网上购物时,儿子可能记住了支付密码,于是清空了购物车,把所有东西都付了钱,总共4.3万多元。
郭先生回忆,当天晚上他就收到了信用卡信息,但他早早就睡觉了。 第二天,当他看到信息时,发现已经来不及了,很多产品已经送到了家里。
郭先生告诉记者,到家后他不敢拆开货物。 随后,他赶紧联系客服讨论是否可以退货,没想到竟然被退货了。 其他还在路上的以及联系确认订单的第三方商家紧急沟通,拒绝发货。
该顾客行为属于“误操作”
已全部退回
郭先生提供的订单详情显示,不少商品已经退款,还有一些还在处理中。 记者注意到,不计算其他项目,仅游乐园内40平方米的产品价格就为9980元。
随后,郭先生的妻子通过微信朋友圈抱怨:“我很生气! 那顽皮的孩子趁我不注意,胡乱清空购物车,买了很多东西……”
当天,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暑假即将到来,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希望引以为戒。
7月15日下午,记者就此事联系了京东工作人员。 他说,顾客打电话给客服,说家里6岁的孩子搞错了,下了很多单。 请帮忙协调处理。
经排查发现,该账户此前并无异常情况,而且从常理来看,作为个人用户,客户不太可能主动购买室内游乐园、投币游乐设施等产品。
随后,他们详细查看了客户订单,发现这些产品基本都属于7天无理由退货范围,于是他们在手机APP上引导客户退货。 部分商品来自第三方商家,而且也是比较大的商品。 他们还帮助他们与商家沟通,协调退货。
假期里别让孩子闲逛
边学边玩
那么,对于家长来说,应该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呢?
在郑州某小学有10多年教育经验的吴老师表示,假期里不应该让孩子独自一人。 他们不应该只是玩,还要巩固和复习所学的知识,做到学与玩兼得。
对此,北京一位教育专家表示,电子产品不是洪水猛兽,需要科学合理的使用和引导。 家长和孩子要明确规定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同时要完成规定的责任和任务,双方都要严格遵守。 “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的好习惯,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契约精神。”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情感导师段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道,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对钱的来源、去向、收入和支出没有任何概念。 在日常生活相处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反思自己,自己做错了什么,需要改进什么,不要盲目生气。
“教学应该寓教于乐,通过社会实践学习知识。” 段子说,很多孩子的家长一到假期就慌了,觉得没有老师照顾孩子。 其实这也是一个亲子互动和教育的好机会。 比如去商场购物,带孩子去旅行,教育孩子会计、数学、财务管理等。其实很多知识不是从书本上学到的,而是在实践中获得的。
确保您的密码安全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某网购平台售后人员建议家长妥善管理银行账户密码等信息,避免孩子无意中看到并使用或泄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河南英泰律师事务所律师赵玉涛接受采访时表示,涉案儿童今年6岁,明显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诉讼无效。 。 由此可以推断,孩子大量购买玩具无效,商家的退货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赵律师表示,如果商家拒绝退货,孩子的监护人仍需要证明确实是孩子操作手机进行网购,并且孩子确实掌握了密码。 通常这类证据很难固定,争议也比较大。 。
郑州市消费者协会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根据法律规定,即使是8岁的未成年人也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消费大宗商品需要征得监护人的同意。 如果商家明知孩子未成年,仍向孩子销售大宗商品,则销售合同无效,家长也可以向商家要求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