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网络购物市场的快速发展,淘宝等众多网络购物网站的市场竞争也进入了激烈的状态,网络购物网站也开始推出越来越多的特色产品和服务。
1.余额宝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在2013年掀起旋风,截至目前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拥有近3000万用户,如图所示。 与普通货币基金相比,余额宝的显着特点是大数据。 以基金申购、赎回预测为例,基于淘宝、支付宝的数据平台,可以及时掌握申购、赎回变化信息。 此外,历史数据的积累可以用来掌握客户的行为模式。
2.淘宝信用贷
淘宝在聚划算平台上推出了一款奇怪的团购“产品”——淘宝信用贷。 团购开始后不到10分钟,500家淘宝卖家让本次团购火爆。 他们预计将分享淘宝信用贷款总额约3000万元,并享受25%的贷款利息折扣。 据悉,已有近2万名淘宝卖家申请了淘宝信用贷款,贷款总额超过14亿元。

淘宝信用贷是阿里巴巴金融旗下专门为淘宝卖家提供资金支持的贷款产品。 淘宝平台根据卖家在淘宝网上的行为数据创建综合信用评分。 卖方纯粹凭信用获得贷款,无需抵押品或担保人。 因为它非常适合中小卖家的资金需求,并且非常重视无抵押信贷和抵押贷款的门槛,而且它的申请流程非常便捷。 您只需在线申请,几分钟即可获得贷款。 很多卖家戏称其为“信用贷款的历史”。 “最简单的贷款”也成为不少淘宝卖家资金周转的重要手段。
3.阿里小贷
淘宝“阿里巴巴小贷”受益于大数据。 它依赖于阿里巴巴(B2B)、淘宝、支付宝等平台的数据。 不仅能有效识别和分散风险,还能提供更有针对性、多元化的服务。 而且,批量化、流程化操作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每天,海量的交易和数据都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运行。 通过分析商家最近100天的数据,阿里巴巴可以知道哪些商家可能存在财务问题。 此时,阿里巴巴的贷款平台可能会采取行动,应对潜在的财务问题。 与贷款接受者沟通。
案例分析:一般来说,数据比文字更真实,更能反映企业的正常运营情况。 通过海量分析可以获得企业的经营状况。 这就是大数据的应用。 在这种情况下,正如淘宝信用贷所体现的那样,这种新的小额贷款技术并不依靠抵押或担保,而是看重企业的信用。 同时,它通过数据计算来评估企业的信用,不仅降低了申请贷款的门槛,还大大简化了申请贷款的流程,使得完全在互联网上操作成为可能。
大数据的价值已经得到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认可。 作者认为:“谁掌握了最多的‘拼图’,就能快速拼凑出客户的地图,成为真正的王者。” 然而,目前没有人愿意轻易交出手中的“拼图”,因此互联网公司、银行、支付机构等海量数据的拥有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金融数据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