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简介:作者从事支付行业和企业服务多年。 纵观市场,各个行业的企业对于账户共享都会有不同的需求; 例如:撮合平台、泛B2B/B2C电商交易平台、短视频直播行业、连锁加盟型、集团型企业等,都涉及到基于平台的账户共享; 本文是专门针对“基金合规问题”的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启发。
一、“合规问题”主要背景简介 1、监管趋严
全行业洗牌整顿的重点将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面临非常严格的监管要求; 许多原有的“资金池”网络交易平台、钱包系统平台、聚合支付公司、第三方支付、金融机构,甚至一些私人银行机构都在寻找新的方向,拓展新的合规业务。
为此,也衍生出了一些“资金合规管理”服务产品来解决此类痛点。
对于“二次清零”,央行定义如下:
2、需求覆盖面广
三、主要合规问题
1)解决“平台二次清关”合规问题
对于平台企业,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不仅满足其自身业务需求,而且符合监管合规要求。
2)解决“特许/经销”资金收付合规问题
对企业业务场景、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针对性分析,选择并提供最符合企业需求的账户管理服务; 整合系统,节省人力,真正实现企业新一代信息管控生态系统。
3)解决“会员储值”资金归集合规问题
对于这类面向To C的会员制商户,需要提供“体验+合规”相结合的账户体系服务。 资金存放于银行账户底层,为用户提供流畅、合规的服务。
二、行业主流解决方案 1、银行产品
银行产品主要分为银行分立账户和银企直连(分立结算)两大类。
1) 银行账户分割
银行分账一般是商业银行、互联网银行等开发的银行分账产品; 例如:平安银行见证宝、中信银行电商管家、易联银行、上海银行、武汉众邦银行E账户等,有的是独立产品向商户开放,有的则对技术服务开放提供商。
根据所使用的账户系统性质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内部账户”独立账户;
“实体账户”独立账户;
比较两者的区别:
“内部账户”分割账户:即母亲虚拟,孩子虚拟。 这种银行一般开设的银行较少,是银行的内部账户。 简单来说,就是银行内部系统基于平台商户设立的项目账户,在平台下开立的虚拟账户。 它实际上是一种会计账簿。
这种模式一般由银行根据当地政策进行,根据商户的实际场景来控制合规和风控。 俗称“资金不落地”法; 而有些银行是无法开通此模式的。 询价信也与公司实体公众号不同。
“实体账户”分账:即真实的、非真实的。 这通常需要在银行开设专门的资金存管账户,并通过“存管协议”证明资金属于各业务的独立账户,而非平台自有资金。
询问函可以用证明其是企业专用资金、监管账户或银行账户的信件来答复。 资金不属于平台账户,也可以解决“二次清算”平台的集中收款和结算问题。
事实上,也有一些银行采用To B账户+二、三类账户。 这个形象俗称“母亲和孩子”; 但此类平台下子账户的参与度较大,用户体验不太灵活且较为复杂。 是适合一些具有金融属性的会员钱包系统的平台。 需要针对场景需求和功能进行具体分析和实施。
另外,我想补充一下:在交易和记账功能方面,有的银行账户会严格限制按照交易订单匹配账户,有的可以支持根据实际记账规则进行操作(这方面的一些限制主要是从资金来源可追溯)合规程度)。
2)银行与企业直接对接
银企直连一般需要企业的法人账户与银行关联。 一般分为嵌入式和前端机方式,还有公网和专线连接方式。 每个银行侧重的产品方式会有所不同。 。
但这种方式实际上只是解决了财务分账和结算的问题,对于平台资金池的合规性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而且入网门槛和技术对接难度都比较高; 所以配套平台不是很推荐。 比较适合部分供应链、直营连锁店、集中采购平台等分账结算场景的中大型集团公司。
2. 银行服务提供商
银行服务商一般是一些聚合支付公司、企业金融服务公司、SaaS服务公司等,底层接入银行的产品,然后向商户开放。
这类To B服务公司在模式上会存在一些差异,但一般都会对接多家银行各自的账本产品,以及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渠道。 有的还将提供涉税产品和服务对外出口。 是一套完整的资金管理解决方案; 最底层实际上是具有相同访问权限的银行账户共享模型。
服务提供商通常会评估每家银行不同的账户共享能力,以将其与商户进行匹配。 对接遇到的“坑”已经解决,服务响应速度和流程比传统直销银行高效很多; 因此,与企业独立与银行对接相比,确实会省事、容易得多。 当然,一般都会有一定的接入费、账户维护费以及账户分拆或提现手续费。
3.微信/支付宝
微信和支付宝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账号共享产品,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还是适合一些商家的场景。 大多是基于相应微信或支付宝生态下的账号共享,标准权限依然放开。 不大。
目前的典型特征有:
微信和支付宝分账产品的风控还是很严格的,有一定的门槛。 还是有很多条件和限制,所以普通商户对于分账方案的选择还是有限的。
以下是来自微信官方的账本流程图示例:
4、第三方支付公司
第三方支付公司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类:
通过第三方储备金托管;
银行存管与账本分离; 如通联、联动、汇聚支付、合力宝等都有单独的账本产品对外提供。
第三方备付金托管方式:商户待结算资金记入客户备付金系统进行管理,实现“子账户”的记账处理。 第三方支付公司直接向用户完成支付(提现或结算)。 平台资金也没有全程落实; 但这种方式与银行账本相比,在单独的账本资金操作中缺少一些银行收据凭证和银行账户凭证,所以有人会从财务角度对此有所关注。
银行存管及记账方式:这个和“银行服务商”基本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3. 概述与比较
看完上面的内容,你应该对市场上主流的解决方案基本有了一个了解。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几个维度做出合理的思考和选择。 以下是几个关键要素的概述:
1、会计要求
这主要需要企业先思考清楚。 他们目前对拆分账户的需求是什么? 哪些场景会使用分账? 账户需要分配给谁? 用户在平台下开设“虚拟账户”、分户、提现、电子收据等功能主要关心哪些问题? 用户体验需求?
粗略来说,这几点是:合规、安全、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体验等;
合规与安全:如果是典型的泛电商平台,建议还是需要有银行背书的合规账本产品;
例如: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一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二次清关”合规问题,会重点证明资金没有落地、不属于平台,而是属于分配给平台内小B商户的虚拟账户; 其次,还有账户条款和预付款的场景,因此需要保证付款功能,即需要一个“中间过渡账户”来冻结订单付款。 当买卖双方收到货物并确认收货后,资金将从中转账户转出。 至卖家的虚拟账户。
以下是保证付款流程的示例:
总结一下:平台公司在打算使用分账产品时,首先要梳理好自己的业务场景。 这非常有利于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 还可以避免访问产品后发现“致命点”。 无法理解业务场景的功能或约束。
2、资金规模
这主要是因为企业需要衡量其GMV规模、日均存款、日均提现等,涉及的资金量大概是多少? 计费周期是多少? 有累计收入吗?
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们可以争取一些接入费用的折扣,另外控制配额也是一个重要的重点。
3、技术能力
这主要是基于企业技术对接的选择,因为账本产品是类似PaaS的服务方式,大多提供纯API接口,部分特定场景则采用小程序/H5插件等方式对接。
总体对接难度及周期:
4、行业背景
从行业背景来看,主要是针对想要接入分账产品的企业,无论是银行还是其他方提供的,都有行业准入要求; 金融、游戏、虚拟行业往往有很多限制,有的可能会无法进入,有的则需要很多资质,所以这也是选择分账户产品的必要条件。
结论:
现在,我就写在这里。 关于分账产品还有后续,打算再写一篇0-1详细的产品设计分享~
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难以用文字表达的地方,欢迎与作者交流~
保持焦虑和乐观,不断思考和努力,你最终会获得成功和幸福! 向优秀产品人进阶! 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