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哩哔哩下拉排名提升【哔站业务-欢迎合作-请进】B站下拉推广B站 股价暴跌 84%,研发成本成关注重点,未来走势如何?

佚名
2024-07-12
来源:网络整理

微信截图_20240712002158.jpg


我们是北京华网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其中一项业务为:哔哩哔哩视频排名优化提升,和哔哩哔哩下拉词优化。


哔哩哔哩短视频排名优化,就是您发布的视频,在哔哩哔哩有排名,只要有排名,都可以进行优化到前3名。下拉词就是通过哔哩哔哩搜索时,能够让用户看到您的品牌名或者联系方式,也就是行业的热点搜索词,提升曝光度。您可以进入我们的公司官网或者联系商户经理微信ysfsyt1

哔哩哔哩下拉排名提升【哔站业务-欢迎合作-请进】B站下拉推广B站 股价暴跌 84%,研发成本成关注重点,未来走势如何?

在看B站财报的时候,重点应该放在它的研发费用(方向、规模)而不是收入内容。

广告、游戏、直播、电商,四大业务板块,我觉得没有一个是未来的。

01 崩盘的外部因素

回望一年前的2月,哔哩哔哩的股价正值历史高位,一年多时间里,累计涨幅高达640.11%,堪称当之无愧的明星股。

在一片炒作声中,我们写了《B站没潜力》一文,做出了明确的判断:

B站已经到了鼎盛时期,抓住时间窗口完成升级,你就生存;做不到,你就死亡。

截至发稿,B站股价再次回到25美元,较高位下跌84%,可谓是跌破眼镜。

在悲惨的现实面前,第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B站是否被高估了?”已经落下帷幕。

现在市场关注的焦点是第二个话题:“跌势是否见底?底部在哪里?”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说一下B站为何暴跌。

回顾过去,B站衰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依次为):

1、相关政策对平台经济的明确引导,传统互联网行业的全面转移,整个行业投资底层逻辑的重构;

2、年轻人的红利提前释放,由于外部变化,这个机会窗口太窄,导致B站没能抓住机会完成转型升级,在资本市场上,商业化进程太慢,相关资本的信心开始大大丧失,从而引发踩踏事件;

3、游戏行业两大转变:a、以米哈游为代表的上游自研团队的话语权不断提升,而对应渠道的话语权则不断降低。b、监管部门持续收紧,游戏版号发放暂停,导致整个市场渠道“缺水”;

这三个问题背后隐藏着“B站能否反弹”的问题。

需要认识到,上述影响很多都是永久性的,政策的冲击是巨大的,某种程度上直接改变资本方乃至企业家的价值判断。

股价是一方面,而龙头企业纷纷开始跟进硬科技投入,自主研发的行为也是非常明显的证明标志。

在此趋势之下,“轻松赚钱”不会长久的认知已深入人心,投资者也应尽早意识到,一切以“信息不对称”为核心的平台型业务,都将不再有太大的发展前景。

02 巅峰已逝,永不复返

具体来说,作为典型流量业务的广告,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在这个维度上,B站拥有很好的流量前景,但这些流量的直接商业价值值得怀疑。

财报显示,2021年Q4,哔哩哔哩广告业务同比增长120%至15.9亿元,全年广告收入保持145%的同比增长率。

考虑到2021年整个广告行业的低迷,这种逆周期增长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这一成绩部分得益于B站用户数量的增长,2021年第四季度,B站月活跃用户数(MAU)同比增长35%至2.72亿;移动端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35%至2.52亿;日活跃用户数(DAU)同比增长34%至7220万——流量绝对值;

另一方面,B站以Z世代为主的用户特征,对品牌来说天然更有吸引力——流量的品质;

数量有空间,质量有保证,这也是人们看好Bilibili广告业务的重要原因。

但我们想说的是,在如今的政策趋势下,流量生意已经不再是一门好生意。我们不是否认广告业务本身的合理性,而是说在“重新分蛋糕”的引导下,平台公司才是新格局中最弱势的一方。

利润空间可以被品牌方(更低的营销成本)、UP主、甚至消费者(直接的优惠券补贴)占据,但只有B站拿不到最大的份额——至少十年前那种收税的好日子将不复存在。

此外,电商、游戏行业虽然还没有像广告那样被彻底颠覆,但这些领域的流量价值已不再像前几年那么明显。

前者需要更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精湛的运营能力,而后者需要更多的开发能力和内容敏锐度,以及很强的赌性。

换言之,行业本身的发展并不会像广告等纯流量业务那样被直接“封顶”,理论上B站依然在这两个维度上存在突破的机会。

但考虑到相关业务的难度,以及B站目前展现出的能力水平,我们对此也持悲观态度。

直播带货是典型的流量生意,最好的结果就是帮主播做生意,其商业前景同样不高。

讨论完这些,我们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B站如果继续保持现在的业务布局和发展状态,别说“底”的问题,至少回到“顶峰”的可能性也不大。

03 强下限

从目前的观察来看,我们对B站短期的天花板并不乐观。

但在下限上,我们认为B站还是有很多不可替代的地方。

还有三个方面:

1、国内唯一的PUGC中长视频社区平台;

虽然字节跳动正在利用西瓜视频作为进攻该领域的工具,但我们认为该竞争对手不太可能对哔哩哔哩构成实质性威胁。

虽然技术层面无法和宇宙工厂相比,但社群运营需要对文化、人群共性有更强的把控,这一点上B站的经验是无人能及的。

早年B站内部对二次元人群有这样一个概括性描述:“追求个性的离心力和害怕孤独的向心力”,是一种微妙的中性状态。

他们渴望被理解,愿意表达自己的个性,但总是希望确保自己的小世界不受打扰。

毫无疑问,这种特质其实在整个Z世代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陈睿也表示:“弹幕的文化背景是因为孤独,而孤独来自于爱好的孤独。兴趣的共鸣是人的刚需,这也是弹幕的本质。哔哩哔哩一开始能吸引一批忠实用户,就是因为它给一小部分人一种独特的感受。”

很难想象这种对人性细微之处的把握,出自一个“火星人”之口。

社区属性决定了这一领域的决定因素是“文化意识”而非“技术先进性”。

2、中长视频PUGC赛道的不可或缺性;

前一个是行业内的位置优势,这个是行业本身的可持续性。

B站_B站_站b站

亲切感、真实感,或者说业余感带来的陪伴感,在原子化的时代越来越重要,这是专业新闻机构永远无法提供的情感价值。

3、行业升级频率大幅降低;

这是一个新的观察。

在我们意识到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之前,我们一直有这样的认知判断:

年轻人会寻找新的栖息地。他们自然不愿意与老一代混在一起。2010 年或 2005 年以后出生的人很可能会放弃 Bilibili,出去寻找自己的社区。

但现在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是资本还是创业者,都不会再像前几年那样疯狂涌入互联网行业。

考虑到反垄断、反恶性竞争等政策的价值导向核心,我们认为未来“重新发明轮子”的行为将不再受到鼓励。

基数的下降会直接导致整个行业发展活力的降低,但反而会让赛道内现有的领先企业保持地位优势。

所以不是说2010年以后的人不会去寻找自己的社区,而是这个事件的步伐会变得很慢,慢到可以让B站进化成一个泛年龄社区平台。

同时,新社区也不太可能像当年的B站那样获得资本的青睐,极有可能最终成为一个自娱自乐的亚文化小众社区。

综合以上三大利好因素,B站绝不会像某些恶意唱衰者所认为的那样,直接滑向破产的深渊。

最坏的情况是,它成为up主们谋生的基础设施,扮演着信息传播中不可或缺的平台节点角色。

基于此,我们认为,在下限上,B站完全可以匹敌现在的微博。

截至发稿,微博市值为514亿港元,市盈率为15.37。

B站目前市值为803.86亿港元,是微博的1.56倍。

考虑到视频相较于文字的商业优势,以及B站商业化潜力还未完全释放,目前的下滑空间其实已经比较有限。

04 无人关心的第二曲线

到此为止,我们讨论了B站的上限“盖子”和下限“底线”。

我们判断,B站当前的业务布局肯定不足以支撑其重返一年前的辉煌,但下滑空间也不大。

从目前的经营状况,以及大跌带来的生存危机来看,分析的重点应该放在“第二条曲线”,也就是我们一开始所说的“研发费用”。

简单来说,我们想看看B站把钱花在了哪里,有没有试图做出一些突破性的前瞻性安排,有没有一些虽然在目前的财报中还不明显,但能为投资者描绘出未来美好的图景的东西?

根据财报和电话会议披露的信息,我们筛选出如下关键词。

“多品类内容生态”、“优化广告产品提升效率”、“创作者现金奖励计划”、“扩大用户群”、“IP资产”(中国动画、纪录片)、“自制内容”、“内容海外发行”、“自研手游”。

进一步概括就是:“日常社区生态维护”、“内容”、“游戏”。

先回顾一下,财报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哔哩哔哩营业成本为人民币46.83亿元(7.349亿美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62%。

其中,收入分享成本作为营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达人民币24.285亿元(3.811亿美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91%。

这主要由于哔哩哔哩向直播主和内容创作者支付的收入分成增加,以及随着手机游戏和增值服务的扩展,向分销渠道支付的费用增加。

另一方面,哔哩哔哩第四季度的销售及营销费用也同比增长73%至17.616亿元人民币(2.764亿美元),全年销售及营销费用为58亿元人民币(9.093亿美元),同比增长66%,主要得益于推广和品牌建设。

放眼新年的预期,电话会议消息显示,2022年,B站的目标是积极管控营销费用,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行政及管理费用为人民币5.381亿元,同比增长57%,主要由于行政及管理员工数量增加、股权激励费用、账户津贴、租赁费用和其他行政及管理费用增加。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7.976亿元,同比增长65%,主要由于研发人员数量增加及股权激励费用增加。

所有这些都不能给我们带来希望。这些行动背后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现状、巩固现有地位,这可以增强投资者的安全感,但绝非“天上掉馅饼”。

从研发投入的重点来看,游戏和广告是B站目前比较重视的两个领域。

就广告业务而言,B站的变现效率确实还有很大的技术提升空间,所以我们对这个维度是持积极态度的。

但就游戏业务而言,该行业虽然回报丰厚,但不确定性也巨大。

从成本支出方向所展现出的战略意图来看,B站暂时把第二曲线放在了游戏业务上,我们对此持悲观态度。

但就目前来看,B站目前的重心还是更加实际的商业变现和盈利,打好基础、实现经营性现金流转正才是首要目标。

因此从投资节点来看,B站很有可能会进入触底反弹阶段。

理论上来说,B站仍然有两个确定的增长方向可以突破上面提到的天花板。

一是自制内容的制作与分发,二是元宇宙的入口。

前者是B站的初衷,也是其最擅长的领域,但目前该领域投入的资源已经被游戏分散了。

后者其实更像是一种等风来的状态,在生态定位上,B站已经拿到了相当不错的“站票”。

在元宇宙的八大要素中,B站已全面具备“身份、社交、文化、多元、随时随地”等五大维度。

对于另外三个方面“沉浸感、低延迟、经济体系”,B站也有非常好的接入原型。

如果“元宇宙”所描述的未来真的到来,那么B站的排名肯定会相当靠前。

当然,“自制内容”和“元宇宙”目前都不是B站的重点。

这家被资本捧红、又被严苛抛弃的年轻公司,如今有了一条更为务实的道路要走。

至于第二条曲线的重要性,或许B站会在2022年第四季度再次体会到。

我们稍后会对此进行讨论和分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