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2019-nCoV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同程行程查询工具”火爆网络。1月30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该小程序创建者处获悉,这款小程序纯属公益性质,创建之初只是为了方便大家查询,没想到竟然有3000多万人使用。团队成员表示,小程序的认可和使用让他们感受到了责任,假期过得也更充实了。
7种交通工具上是否有同车旅客的工具开始流行。
近日,一款用于查询自己所乘坐的交通工具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的小程序走红网络,不少网友都用这款小程序进行查看。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V1.3版小程序中看到,小程序提供飞机、火车、地铁、长途客车/大巴、公交车、出租车、轮船等公共场所的查询。查询时需输入交通工具日期、车次、地区,根据小程序选择任意一项或多项搜索项进行检索。小程序提示,如发现所乘坐的交通工具上有感染者,乘客及可能接触者回家后不要外出,并进行封闭隔离观察。如有发热症状,请到网上公布的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就诊期间,须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不乘坐交通工具。乘客及可能接触者应尽快到所在社区登记,并与所在县(市)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联系。
8名团队成员一天完成该计划,累计查询量突破3000万
1月30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联系上了这款小程序的主创团队。据开发者童先生介绍,这款小程序的诞生,是因为他在1月27日上午看到央视《新闻联播》上一条关于寻人启事的帖子,觉得用图片寻人不方便,就想利用自己的专长——技术,实现快速便捷的寻人。童先生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同事后,大家都表示赞同。“我们8个人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就谈了初步的想法,开始动手做。”当天晚上10点半,小程序第一版就制作完成,并投入使用。
小程序投入使用后,很多人转发、搜索。由于用户量太大,小程序一度无法承受负载,团队成员不得不紧急更换服务器。团队成员粽子告诉北青报记者,做这个小程序时,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这么大的用户量,所以选择的服务器配置不高,导致服务器无法承受负载。1月28日晚,团队紧急更换了更高配置的服务器,同时对软件架构也进行相应修改,以匹配新的解决方案。据粽子介绍,截至30日,团队能统计的累计查询量已经超过3000万次。
据悉,最初这个小程序的数据是团队全体成员从官方公众号、微博、网站等渠道收集的,经过核实确认后才放入小程序。现在不少热心网友也加入到帮忙收集数据的行列中。“每天都有很多网友给我们发邮件,多到有些我们都没时间看,真的很感谢他们。”同时,人民日报也帮忙审核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得到了很大保证。
小程序完全非盈利,不收取任何费用,团队成员为能够帮助到别人而感到自豪。
粽子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做这个APP是公益性质的,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团队成员并不觉得没赚到钱就亏了。“没想到有这么多用户,用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觉得承担了一份责任,所以没觉得损失了多少,反而觉得这个假期在家的日子过得更充实了。服务器成本方面,朋友的公司、云厂商都愿意支持,没亏多少钱,只是花点精力而已。”
当看到这么多人使用、支持自己做的小程序时,粽子说自己感到非常自豪,“我参与的项目能帮助到这么多人,我感到很自豪、很开心。希望疫情能尽快解除。”
董先生说:“我们都是普通人,只是我们擅长,所以就去做了。就像他们是医护人员,所以就去了;他们是警察,所以就去了。我们只是做了一件小小的事,勉强能帮到人。如果能帮上忙,那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