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融资、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一种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与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用户在熟悉并接受安全性、移动性等网络技术层面的新需求后自然产生的新模式、新业务,是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目前,第三方支付、P2P网贷、无抵押贷款、众筹、网络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网站等多元化模式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让人们感觉到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金融时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仅就P2P网贷而言,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P2P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网贷行业整体贷款余额已达4394.61亿元,而2014年末整体贷款余额为1036亿元,同比增长324%。 2015年,网贷行业投资人和借款人规模分别达到586万人和285万人,较2014年分别增长405%和352%,网贷行业热度大幅飙升。2016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又将呈现怎样的趋势呢?
趋势一: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初步建立
随着2015年7月18日十部委《指导意见》的发布,互联网金融进入规范发展阶段。《指导意见》发布后,一些具体实施办法已经出台;尚未发布的,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也在紧锣密鼓地起草、征求意见。“十三五”期间,在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下,一系列针对各类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细则将随着现行法律法规的动态调整而陆续出台,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将初步建立。
趋势二:国家支付体系进一步完善
“十三五”期间,我国支付法律法规将进一步完善,支付服务提供者不断增多,银行卡、移动支付等支付工具进一步发展,支付系统业务处理规模不断扩大,运行机构效率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家支付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有助于互联网金融稳定高效运行。
趋势三:互联网金融综合化经营趋势更加明显
互联网金融已呈现出一定的综合化经营特征。如跨行业投入不断增加,一些金融机构依托资本和客户优势开展多元化互联网金融业务,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始实行“子公司分业、集团化集成”的金融控股模式,多家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相继投入运营,互联网金融跨行业产品不断涌现。“十三五”期间,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互联网金融综合化经营趋势将更加明显。
趋势四:互联网金融风险特征依然显著
互联网金融本质上仍是金融,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突发性等特点没有改变。为实现平台规模经济效应,吸引更多用户,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的运作效果存在差异,在品牌打造过程中,会采用免费服务、赔本经营等恶性竞争手段来获取知名度,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
趋势五:互联网金融促进金融普惠共享
如今,我国有3亿到4亿人有理财需求,但理财师数量远远不够为这些人提供服务。这个需求缺口该如何填补?互联网理财。互联网金融不间断的服务、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成本低廉等特点,增加了居民对金融服务的可及感,不再局限于高端人群,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
趋势六:互联网征信应用更加广泛
完善的征信体系是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础。互联网征信以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等为手段,基于交易数据分析潜在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应用前景广阔。“十三五”期间,互联网征信在P2P网贷、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互联网消费等各行业应用更加广泛。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已经在开发P2P对接系统,数据对接后,平台数据将透明化,征信体系也将逐步建立。这将扫清很多以前传统金融机构不易触及的角落,大大改善信用环境,值得期待。
趋势七: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进一步融合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并不是颠覆与被颠覆的关系,在风险防范、大数据运用等方面各有优势,两者合作空间巨大。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应该充分融合、相互补充,共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是我们一再呼吁的。我们希望传统金融机构抓住机遇,布局互联网,因为传统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也是大数据、互联网的重度使用者。未来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应该与互联网金融有更多融合。反过来,银行有天然的大数据,过去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因此,互联网金融也应该与银行有更多互动。
趋势八:互联网金融国际化进程加速
现在,很多互联网巨头都开始布局全球化,互联网金融也有这样的趋势。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未来的目标是发展成为金融强国。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我们的银行业、证券业走出去,也需要我们已经很发达的互联网金融在合适的时机,加快国际化进程,尽快走出去。
趋势九:互联网金融地理空间再聚集
目前互联网金融呈现出一定的区域集中特征,如北京、上海、浙江、深圳等地区已成为先发地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和地理空间的重新聚集,互联网有望向东部、中部地区辐射,新的区域互联网金融中心将相继涌现。东北、西北等老工业基地占我国GDP比重较大,但互联网金融创业浪潮尚不够,这些地区应抓紧时间追赶,否则,未来互联网金融在地理空间上的重新聚集将加剧地方金融资源的不平衡。
趋势十: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发挥更大作用
大数据、云计算已经为大家所熟知,但区块链研究在国内还没有成为热点。P2P、众筹、互联网理财都是共享金融的商业模式。共享金融下,互联网会被物联网取代,互联网TCP协议会被区块链协议取代,但共享金融的本质不会变,区块链产生之后就是中心化的。互联网金融去中心化没错,但去中心化不是去中心化。所以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得很好,在世界也是一流的,但不应该生在互联网,死在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