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全文)

2024-05-05
来源:网络整理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意义。 从预算制度不符合国库集中支付要求、财政资金支付安全性有待提高、应用的业务模式存在缺陷三个方面,对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财政库集中支付常见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财政国库; 集中支付; 预算系统集成

基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全面推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核心内容。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完整的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管理所有财政收支,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加强国家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和控制。 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也需要根据当前发展进行改革和深化。 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找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流程中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一、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当前,随着财政国库管理改革不断深入,各地全面推行国库一体化集中支付系统、统一规范的财务会计软件、实施非税收入征管制度改革,全面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同时,各部门、各单位全面应用国库集中支付电子管理系统办理财务业务,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支付结算的综合效率和监控水平,财政资金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提升。 由于我国全面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与以往预算单位设立多个账户的情况相比,单位资金支出更加合理、规范,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单位的资金运用行为并树立了良好的资金管理理念,实现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规范化管理。

二、国库集中支付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一)预算制度不适应国库集中支付要求。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全面实施后,现有财政预算编制系统已不再满足国库电子集中支付的要求。 年初预算编制不够细化,没有严格执行预算编制的具体要求,项目资金安排没有与资金支付计划结合起来。 导致部门预算批准后,无法及时分配给预算执行单位,影响预算执行进度。 比如,一些部门、单位在年初编制预算时,过于注重立项获取财政资金,而对具体项目的预算电子指标编制不够细致。 部门经济分类填写过于随意,实际执行过程中资金实际支出与预算、政府经济分类或部门经济分类不一致,造成预算执行和预算指标出现偏差,影响集中效果从国库支付。

(二)财政资金支付安全有待提高。 由于部门预算无法将部分项目资金预算细化至二级预算单位或项目承担单位,在财政资金支付过程中,预算单位可能由零余额账户转为项目承担单位。 资金从基本账户或其他单位账户划转时,财政资金未经财政部门审批,脱离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给资金安全留下风险隐患,制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效果在某种程度上。

(3)应用商业模式存在缺陷。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一大特点是每笔支付都有相应的预算单位发起。 对于一些被动扣除业务,不会按照相关标准执行,从而引发滞纳金和预算单位拨付资金的问题。 根据相关财政授权支付标准,预算单位在授权时可自行向银行发出相应的支付指令,同时将这些资金全部支付给相应的收款单位,然后由银行与国库结算付款。 这种方式有一定的便利性,但仍不能满足实际支付的需要。 一些单位采用授权等方式批量提取资金,会使基本账户过于活跃,对财务资金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三、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对策

(一)完善国库集中支付预算制度。 随着我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政策改革的不断深入,始终涉及到相关文件和法律政策的出台。 但这些政策均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形成,各项内容和管理约束不到位。 鉴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作经验,每项改革都必须与相应的法律制度相协调,为其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因此,预算法、基金管理法等现行法律制度需要修改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新制度的要求,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更加合理、规范。 此外,预算制度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确保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有序推进,必须统一预算管理标准,实现预算延伸细化,防范违规行为。 作为预算单位,要保证预算数额的合理性,特别是在建立预算制度时,要制定细化标准,防止预算指标与实际支出出现偏差。 此外,运用制度化的预算调整方法,使财务部门在年度预算过程中可以在合理范围内修改预算目标,使部门预算更好地满足单位实际支出需要。

(二)加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监管,建立健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监管制度,全面实行财政事前管理、事中监管和事后评价管理。 完善的监管体系不仅涉及国库本身的监管职责,还包括国库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监管以及国库业务交易的外部监管。 一是构建完整的财政资金收付分级管理制度,优化财政国库内部审计制度,定期检查银行账户和各类财政拨款。 二是建设规范的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应用现代技术,利用国库集中支付监管系统对国库集中支付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在动态监管系统的作用下,可以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防止预算单位将资金转移到其他账户。 三是加大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管理力度,强化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管理制度。

(三)加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加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改造升级相关硬件设施,对于提高财政国库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国库集中支付信息。 在建设金融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管理系统过程中,要加强网络横向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财政、税务、国库之间的信息传递,处理好信息不对称问题。 此外,为加强财税国库之间的信息交换效率,财库可依托财税国库横向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传达财库集中支付指令并进行集中支付。同城资金清算工作。 可见,全面应用金融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发生,简化业务流程,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四)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 一是完善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简化国库集中支付流程,杜绝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由于授权支付涉及多个清算环节,会对资金清算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完善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流程,需要做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环节的探索,简化流程,规范支付标准,提高财政效率。支付。 二是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使用电子设备,充分激发网络系统的应用功能,提高工作水平。 明确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要求,规范支付范围,制定相应法律标准,提出硬件要求。 全面提高财政部门对授权支付环节的监管水平,加强审批和跟踪,全面强化财政支出监管。 进一步推进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要加强预算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对财政资金支付行为进行内部监控,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4。结论

总而言之,全面推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于财政资金支付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财政资金运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但从目前情况看,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还存在不少问题。 因此,有必要根据当前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实施情况,加强问题探索,采取相应优化策略,促进我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更好发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