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行网站最新公布的信息,截至目前,已有12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被吊销支付业务许可证,其中,今年5月15日至6月14日期间,就有8家支付机构被吊销许可证。目前,市场上共有258家机构被授予支付业务许可证。
自2011年起,央行已向市场发放了270张第三方支付业务牌照,有效期为5年。在两年的续发过程中,部分机构被注销或合并。如2015年8月,央行取消了3张支付牌照,结束了支付牌照“发而不撤”的历史。业内人士认为,预付卡乱象丛生、支付机构挪用客户备付金等违规行为层出不穷,是监管部门为推动行业环境绿化而收紧牌照管理的主要原因。
目前,被吊销支付牌照的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因严重违规被央行吊销牌照,二是主动申请吊销,三是业务合并。纵观此次被吊销牌照的8家机构,原因均为业务合并。如主营银行卡收单业务的上海华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易盛支付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易通支付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鲁商易卡通支付股份有限公司合并。从事预付卡发行和受理业务的机构则多为“内部”整合,如通联商业与通联支付合并。
针对支付机构的整改力度还在加大。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此前表示,当前支付行业存在的问题包括供给过剩问题严重、行业竞争过度等。同时,由于支付机构内控薄弱、风险管理不严,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范一飞还强调,要加强对持牌支付机构的监管,发现违规行为要从最高层进行处理。
结合近两年的行业政策走向,业内预期监管部门将严控支付牌照数量,放缓发放新牌照的速度,并对违规机构的牌照予以吊销,淘汰能力不足的市场参与者。例如,央行相关负责人在公布续办决定时就表示,原则上一段时间内不再批准新增机构。这导致支付牌照市场价格上涨。
活跃的收购交易
支付作为金融的“起点”和“终点”,对金融机构和企业集团的业务模式越来越重要,但牌照资源稀缺,供大于求,支付牌照市场价格一路飙升。公开数据显示,支付牌照价格已从2015年前的5000万张飙升至如今的7亿张。支付牌照不可“转卖”,目前如果想获得支付牌照,唯一合规、快捷的途径就是去办牌照。
6月7日,国美控股旗下港股上市公司国美金科宣布斥资7.2亿元收购标的公司天津冠创美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其子公司持牌支付机构银盈通支付有限公司被国美收购。这意味着国美金科将拥有银盈通的支付牌照。
来自央行的信息显示,银英通支付目前的业务类型包括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仅限于北京市、山西省、云南省、贵州省)和互联网支付(全国范围)。
国美公布7亿元大手笔投资的三大原因包括布局互联网金融、建立自营支付渠道、降低服务成本、与关创美互通流量和数据。国美金融科技公司去年年报中也表示,正寻找机会进入第三方网络支付市场。不过,随着央行收紧支付牌照发放,其正关注已拥有相关牌照的公司,并计划收购相关标的公司。
与国美类似,获得支付牌照成为行业巨头布局金融业务的切入点。近两年,第三方支付公司频频被上市公司、互联网公司收购。据不完全行业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与支付领域相关的收购案例已超过30起。此前,京东、海尔、唯品会等电商企业均通过收购获得支付牌照。
从业务类型来看,全国性支付牌照最受青睐。安信国际认为,重点牌照包括三类:第一是银行收单牌照,可以作为入口,获取大量资金流和信息流;第二是互联网支付牌照,可以为商户建立金融账户,让资金流更加便捷;第三是移动支付牌照,因为可以快速拓展大量商户和用户,获取大量消费者数据。
业内预计,几类牌照的收购价格在一段时间内都将维持在数亿元的水平。从牌照交易案例来看,互联网支付业务范围的牌照市场价格在5亿元左右,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业务范围的牌照市场价格在6亿元以上,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银行卡收单业务范围的牌照市场价格则超过10亿元。
另外从业务盈利能力来看,如果支付机构业务盈利能力好,牌照会更受欢迎,目前第三方支付的盈利点主要靠流量和营业额贡献。
提供第三方支付系统、牌照申请、续期、并购等服务!咨询电话(微信号)
让大家知道
提供第三方支付牌照及征信牌照申请咨询服务、系统平台建设、牌照续展、投资并购服务。
有道支付是国内知名的第三方支付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多家支付、征信机构,均已取得牌照。
支持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