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维
近日,有网友爆料,一直自诩为“大病募捐0手续费”先行者的水滴筹,开始收取手续费了。
边牛发现,水滴正在江苏试点收取手续费,水滴对每笔募资案件收取3%的手续费,外加0.6%的支付通道费,试点将于1月11日开始。
此前,水滴曾面临“收取18%手续费”的质疑声,CEO沈鹏随后在微博上公开辟谣。但目前来看,水滴确实打破了“0手续费”的历史。
有网友评论称,“水滴不能再亏损了”,如果开始收取手续费,没有公益的支持,水滴能走多远?
当水滴筹开始收费时
自2016年7月上线以来,水滴筹一直宣称自己是零手续费大病募捐的先行者。
去年,有自媒体称“水滴筹收取18%的服务费”。随后,水滴筹创始人兼CEO沈鹏在微博辟谣称,“水滴筹自成立以来,从未收取过任何管理费、手续费等费用,就连0.6%的支付通道费,都是水滴筹自费补贴给募捐人,补贴总额超过1亿元。”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去年12月24日,公安机关经依法收集证据、侦查,将两名涉嫌散布上述谣言的犯罪嫌疑人抓获。
(沈鹏在微博中还透露,将以“侵犯商业信誉罪”起诉两名不法之徒。)
此前,沈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水滴筹是一个免费的大病募捐平台,自成立以来,水滴筹从未向患者收取过募捐服务费用,水滴筹业务也未为公司创造任何收入。”
于是,水滴筹一直以“零手续费募集大病善款”为宗旨,积累了流量和口碑。
据水滴筹官方介绍,目前已有3.5亿爱心人士向水滴筹捐献爱心,帮助大病患者筹集医疗救助资金超过370亿元,产生爱心捐款超过11亿次。
不过,近日有网友爆料,水滴筹向募捐用户收取3.6%的“手续费”。
对此,水滴筹客服表示:目前以江苏作为试点省份,收取手续费,除0.6%的渠道费外,还收取3%的服务费,最高不超过5000元。
“水滴筹上线至今已救助220万大病患者,人力和运营成本超过5亿元。随着平台规模越来越大,需要提升技术实力、运营效率和风控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基于以上考虑,将收取维护费,帮助患者筹集更多资金。”水滴筹客服表示。
一直宣称“0手续费”的水滴筹为何开始收取手续费呢?有网友评论道:“水滴筹已经赔不起了。”
据悉,慈善组织可以收取不超过10%的管理费。《慈善法》第六十条规定,“具有公募资格的基金会在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每年收取的管理费不得超过该年度总支出的10%”,并规定“捐赠协议对单笔捐赠财产的慈善活动费用和管理费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水滴筹收费引发争议的原因有:1、它不是慈善机构,而是上市公司;2、收取手续费前是否告知募捐人。
左手是公益,右手是商业
业界对水滴公司左手做慈善、右手做生意的模式从未停止质疑。
水滴公司曾公开对媒体表示,水滴筹是水滴公司旗下业务,并非公益性质,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保险经纪业务。
事实上,水滴筹已经成为水滴公司的流量入口,打着募资的旗号,实际经营保险业务,保险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招股说明书显示,水滴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水滴保险平台上销售的保险产品的佣金。
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九个月内,水滴保险商城提供323款保险产品,产生首年保费144.64亿元,同比增长37.5%。
(在水滴筹页面,水滴筹报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据悉,水滴业务主要分为水滴筹、水滴宝、水滴互助三个板块,其中水滴互助被银保监会点名,并于2021年3月31日关停。
作为水滴公司收入来源的“水滴宝”屡屡被监管点名。
2021年,水滴宝因实行“首月0元”销售,且未按照规定条款和费率收费,被罚款120万元。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银保监处罚决定书[2021]36号),水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因未按规定使用核准或登记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被处以罚款100万元。水迪保险经纪时任总经理杨光、水迪经纪精算部负责人张强分别受到警告、罚款10万元。
(捐款后会提醒用户购买保险)
去年底,银保监会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对互联网保险公司、互联网代理保险公司、普通保险公司等主体做出了专门的业务规范。
据媒体报道,水滴保险持有保险经纪、保险代理、保险公估三张保险牌照,2020年水滴保险曾计划入股安信财险股东北京通裕世纪科技有限公司,间接获得互联网保险牌照,但最终在监管审批阶段“卡”住了。
未来会怎样?
在腾讯、IDG、美团等资本的支持下,水滴公司从2016年创立到2021年登陆纽交所,仅用了5年时间。
不过,上市之后的水滴并不轻松。
一方面,水滴公司(NYSE:WDH)股价连续下跌,从12美元/股跌至截至发稿的1.57美元/股,跌幅达87%;另一方面,水滴公司也遭遇人事动荡和调整。
去年11月,有人在脉脉智言上爆料,刚刚成立不久的水滴筹商业化部门被裁员,据称商业化部门负责增加主营业务收入和流量货币化。
一名疑似水滴员工的人士在下面留言:众筹部没人,流量哪来的?据悉,众筹部就是水滴众筹部。
去年底,据人民数字TMT报道,水滴公司合伙人、公关业务负责人陶然将于元旦后正式离职。
水滴筹官网上写着:“我们参与打造了美团、美团外卖、智能钢琴、美团酒店等优秀的互联网软硬件产品。”
不过这些优秀的软硬件产品体验似乎并没有在水滴公司得到运用。
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水滴高管承认面临短期挑战,计划采取政策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优化盈利能力,确保公司继续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因此收取手续费或许能帮助水滴公司解燃眉之急。
据其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去年9月30日,约有3.83亿人次通过水滴筹向220多万患者捐款,总金额逾457亿元,平均每位患者捐款近2.08万元。若收取3%的服务费,粗略估算,水滴筹营收将达13.71亿元。
与此同时,水滴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净亏损合计高达16.128亿元。
除了收取手续费外,水滴筹还推出了“资助平台”的选项,官方的解释是,是为了资助“大量的运营维护费用”。
黑猫投诉平台上充斥着对水滴筹、湿地保险商城、水滴互助等公司的负面评价,如诱骗老人买保险、虚假广告等。
有用户投诉,其父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水滴宝工作人员引导购买“1元保险”,且保险自动续保半年,每个月要扣139元。
水滴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因捐款、助人等标签被赋予了公益滤镜,但事实上,水滴公司与公益、慈善并无多少关联。
2019年年底,梨视频发布题为《卧底水滴筹:席卷医院,每一单募捐都拿佣金》的视频,称水滴筹在全国40余个城市的医院派驻现场销售人员,指导患者逐一开展募捐病区,引发网友对大病募捐平台的谴责和质疑。
水滴筹一方面不受资本界青睐,一方面又因手续费问题遭质疑,陷入尴尬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