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据广东省医保局消息,为进一步提高群众购药便利度,省医保局积极组织多个平台上线非处方药网上支付系统,目前,广东省佛山、韶关、东莞、汕尾、中山、汕头、江门、珠海、惠州等9个市约1300家定点零售药店已开通医保网上支付功能。
通过“广东医保”小程序,参保人员可登陆支付宝、微信平台的定点医疗机构自主购药小程序、定点医疗机构合作网上购药服务渠道等多个渠道,购买带有“医保标识”的药品,并点击“医保移动支付”使用个人医保账户支付药品费用。
截至目前,上述城市医保药品互联网购已覆盖海王星辰、国大药房、东莞国药、百兴堂、中植大药房、康泽大药房、康润大药房、爱心大药房、叮当智慧大药房、广信医药、利德大药房等多家大型连锁药店,并有望年内拓展至广东全省。
依托互联网技术,医保购药日益灵活便捷。
医疗保险网上购药覆盖大部分非处方药
公告称,在已上线医保网上购药服务的城市,当地参保人员可通过“广东医保”小程序等多种渠道查找带有“医保支付”标识的药店,订购带有“医保支付”标识的药品。
记者发现,在支付环节,用户选择“医保支付”后,根据提示完成医保码实名认证和移动支付授权,订单即可通过自付费用和医保账户支付。配送费、跑腿费、包装费等平台费用不能使用医保账户。当参保人医保账户余额不足以支付全部费用时,系统还提供无缝切换到其他支付渠道。
目前,绝大部分非处方药都已纳入医保网上购药范围,部分药店还专门设置了感冒药、过敏药等常见药品专区,方便用户对比不同药品价格。
相较于线下购药,网上购药本质上是通过医保电子证件消耗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不属于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参保人员需开通医保电子证件后,方可使用医保网上购药。据了解,医保电子证件由全国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生成,全国统一标准、跨地区互认。为保障医保基金有效使用,最重要的是通过身份验证确保人卡一致。
记者发现,除上述9个城市外,深圳市医保局于2020年3月与叮当快药店合作推出“医保到家”服务,参保人员登录叮当快药店微信商城即可选择使用医保购药。从2022年开始,广州参保居民可使用京东健康以个人医保账户购药,购买慢性病随访用药。
广州试点“双通道”药品全流程网上结算
放眼全国,金华、武汉、沈阳、上饶、杭州等多地已于2021年试点医保个人账户网上购药服务。作为医保电子凭证的创新应用,试点渠道包括外卖平台、互联网医疗服务商等。此后,此项工作规模更大,山东、安徽等省份多地相继与外卖平台、物流公司、互联网医疗服务商、连锁药店等达成合作,近两年上海、北京、天津等直辖市均有参与。
记者发现,提供医保线上购药服务的平台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主要提供配送服务,依托实体药店;第二类是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叮当快药房等互联网医疗服务商;第三类是连锁零售药店,依靠自身的小程序、APP实现医保移动支付。
对于药店而言,医保线上购药将吸引更多存量消费者线上消费,外卖平台佣金、支付渠道费等都将计入成本考量,因此近年来头部连锁药店纷纷加大用户私域运营投入,积累私域流量池。
同时,上述渠道大多仅涵盖非处方药。据了解,目前广州已为“双通道”药品处方业务打通了线上全流程购药渠道。也就是说,参保人员可以凭借电子处方在线购买“双通道”药品,完成自付费用、医保个人账户、医保统筹基金混合支付,并选择药品配送服务。
此外,2020年以来,不少互联网医院还利用微信公众号,推动将“互联网+”慢病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打通慢病线上随访全流程,逐步实现网上续处方、医保个人账户支付、药品配送到家等服务。
据了解,2023年12月,广东省医保局印发《关于加快推广移动支付应用的通知》,提出积极推动定点医疗机构接入开通移动支付服务,将医保服务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利用个人账户移动支付能力助力定点医疗机构发展,努力发挥“互联网+医保”便民利民作用。各市、自治区要按照“医保支付到哪里,移动支付能力跟到哪里”的目标,加大推广力度。特别是定点零售药店要全面实现医保个人账户网上购药服务应用,让参保人员享受“网上订药、医保网上缴费、快递到家”的便捷服务。
南都讯 广东研修记者 黄慧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