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表示,小程序是为了满足用户某个特定需求而设计的,这个需求必须是真实的。
他说:“我们刚刚回顾了这些年PC的变化,在没有PC的时代,企业很难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提供服务,比如大多数企业没有能力在PC上开发一个程序,这种情况在互联网时代发生了改变。”
PC互联网时代,改变世界的不是更多的应用程序而是更多的网站,这导致了许多伟大的互联网公司的诞生。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多数公司都会做手机APP,推荐用户下载他们的APP,但实际情况却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用户用起来比较方便,但也是最麻烦的方式,用户只会用到少数几个APP,而不是手机上安装的众多APP。
在PC时代,用户可以快速切换网页,但在智能手机时代,很多人打开浏览器的频率却越来越低。
移动互联网时代给很多公司带来了挑战,智能手机时代没有PC时代那么便捷,直到公众号出来大家才发现这是比开发APP更便捷的一条路。
我们也很高兴公众账号的出现,因为即使在PC互联网时代,他们也没有办法把他们的服务搬到网上供人们使用。
公众号的一个缺陷也是让我们很不爽的,就是它是基于订阅+推送的关系。
网站不需要推送消息,但是你可以去访问,由此可以看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企业缺乏一个有效的载体,不像PC时代那么便捷。
我觉得这样的载体是有强烈需求的,市场是有空白的。所以在构思小程序的时候,我们就一直在思考它的定位,未知的地方在哪里。”
他举例说,自己去深圳的时候,在深圳机场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广告牌,每一块广告牌上都有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80%的广告牌都是这样的。
“PC时代,广告主会在广告牌上印一个网站链接,这成了PC时代的标准。现在是公众号取代了以前的网址。”如果你觉得张小龙很自满,那你就错了。
“我不开心的是,我看到一个广告,它需要我订阅它,接收它的信息,这也是一个很大的不同。”张小龙说,“我觉得广告牌不应该有订阅号,应该是能立刻展示它的服务的链接,展示服务的链接应该是小程序的形式,我不需要接收你的推送,而是要了解广告背后的信息。”
张小龙说:“这样的使命,我们的小程序就应该能实现,我一扫就能看到里面的信息,就像以前我们扫二维码登录网站一样。”
张小龙认为,以前我们是通过网站来搜索服务,搜索框很重要;现在更多的是线下,二维码是微信的基本入口。扫一扫也是很基础的功能,是触达周边最基础的方式。
“通过这种回归,以及企业审核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小程序其实跟网站非常相似。但我们不希望它在手机上就是网站的体验,而是希望它能有更好的体验,所以我们定义了小程序。”
本质上我们希望手机端的用户体验比网站上好很多,比下载一个APP好很多,这是小程序本身的定位。
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接下来,张小龙就大家可能最关心的关于微信小程序的问题进行了问答。根据虎嗅现场提出的10个问题,张小龙一一进行了解答。当然,答案基本都是否定的。
第一个问题:小程序的入口在哪里?
微信里没有小程序的入口。很多人看到微信开始内测小程序,就说这是一个新的机会,我们要抢先进去拿点流量红利。但这是非常遗憾的。微信里其实没有公众号的入口。如果一个用户没有订阅过任何公众号,他是找不到微信里有这样的入口的。小程序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人没有运行过任何小程序,他就找不到微信里小程序的入口。
这个跟前面说的一些产品理念有关,我们在微信里一直主张去中心化的结构,所以你在微信里永远不会看到一个订阅号的入口,一个分类,一个排序,一个推荐。从公众号第一步开始就是这样的,它给公众号平台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因为当微信没有这个入口的时候,所有提供公众号服务的公司都会想方设法的把自己的二维码传播到各个地方,所以公众号的入口不在微信,而是在二维码。如果我们有一个基本的入口,那么大家可能会争抢微信里的入口,如果我们有推荐就不是什么好事了,我们的推荐会吸引更多的人来订阅。
那么对于小程序来说,你能想象未来小程序的用户会从哪里开始启动吗?我们希望小程序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启动。
前不久我跟一个合作公司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们希望知道小程序的具体上线时间,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
他们提出了一个我觉得特别贴切的场景,说现在公交车票其实都不是电子化的,每个人要坐车都要去公交站买票,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你要排队买票然后才能坐车。他们希望用小程序来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在每个公交站放一个二维码,每个来到公交站的人都可以扫描二维码启动购票小程序,然后直接通过小程序买票,这样售票窗口就不需要存在了。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契合小程序的想法。
这样的想法还有很多。昨天我跟小程序领域的同事聊天,他们说有人做了一个非常方便的小程序。当你在公交站等车的时候,想知道下一班车什么时候到,你只要扫描公交站的二维码,打开公交站的小程序,就能看到下一班车什么时候到。这也是小程序非常典型的场景。
所以至少在早期我们会鼓励小程序以二维码的形式随处出现,就像早期的公众号一样。
第二个问题,会不会有一个类似小程序商店的地方,可以让我下载小程序?
事实上,不会有。你可以推断,我们没有下载过程,所以没有应用商店可以下载。
但大家会说想在里面浏览,找一些小程序。找到是一回事,搜索又是另一回事。但我们没有小程序商店,所以不会像外界猜测的那样,有分发APP的想法。
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这个想法,就像永远不会有一个公众号中心把所有东西都分类列出来一样,也不会有这样的东西。我们认为不应该有一个中心化的入口,应该是去中心化的形式,所以我们不会对小程序进行分类、排名、推荐。
大家可能对推荐有一些想法,可能觉得为什么不推荐用户感兴趣的东西呢?其实在公众号里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想法,我们现在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以后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在微信里,我们考虑了机器推荐和人的社交推荐的区别。朋友圈其实跟社交推荐类似,你每天在朋友圈里都会看到很多文章,你的朋友其实就起到了推荐人的作用,所以你不用太依赖系统的推荐。
如果我们的系统做的话,可能还不如你的朋友做的好,因为系统不会给你推荐一些你没有接触过的东西。系统只会强化你接触过的信息,不断从你的历史中学习,不断根据你的历史来推荐东西。但是你的朋友可能在朋友圈里说,某部电影很好看,所以你也会去看这部电影,只是因为你朋友去看了。机器无法理解这一点,机器只会把你过去看过的电影收集起来,然后整理出你看过的电影类型,认为你喜欢这种类型的电影。但是你朋友推荐的电影,可能是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电影形式。所以,微信更多的是依赖社交推荐。
小程序也是一样,你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小程序,但我们不会因为你用过一个学英语的小程序,就重复给你推荐学英语的小程序,比如一个学英语的小程序,这个话题这里就不展开了。
第三个问题,小程序和订阅号是什么关系?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关注这个问题,我们做公众号的话会获得很多订阅者(也就是粉丝),大家会以粉丝数量来判断自己公众号的价值。但是小程序不像订阅号,所以做小程序不能靠想获得多少粉丝来做,粉丝不代表访问量,并不是说粉丝够了就访问量够了。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刚才的例子,在PC互联网时代,你不需要成为某个网站的粉丝,也不需要订阅就可以访问它。如果所有网站都要求你订阅才能查看信息,那么这个网站可能早就死了。
所以小程序也是一样,它只有访问关系,没有粉丝关系,所以跟公众号有本质区别,小程序不是公众号,是一种新的形式。
第四个问题,小程序可以推送消息吗?
这或许是很多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如果小程序能推送消息,就意味着你访问的每一个网站都会给你发消息,你可能会崩溃,所以它不能推送消息,但是我们会提供相对有限的服务接入能力。你之前访问一个网站的时候,可能会留下邮箱地址,如果你想要的服务有,网站就会给你发邮件。小程序也是类似的。
当你在小程序中执行了某个操作,希望收到后续的通知时,我们会提供这样的通知机制,让你可以通过小程序向你的用户发送他们需要的通知。但这个通知并不是说所有访问过小程序的人都会收到推送通知,而是说用户在小程序中主动确认了需要收到后续的通知,所以是一种非常有限的通知能力。
看起来我们对这类信息的通知能力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事实上,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就像我刚才举的例子一样,如果你在网站上留下地址,你会收到很多垃圾邮件。我们不希望这种情况在小程序中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