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 圈打造健康电子支付生态圈,推动中国金融发展

2024-07-30
来源:网络整理

第三方支付生态圈构建健康电子支付生态圈。本报记者 张睿 20世纪90年代,电子支付在我国兴起;2004年至今,电子支付市场每年以不低于100%的速度增长;200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电子支付指引(1号文)》,明确将非银行电子支付公司纳入监管范围;201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首批获得第11张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首批支付牌照包括27家公司……这一连串的时间和数字,勾勒出一条中国电子支付市场的简单发展路径。作为热门话题,电子支付行业自然成为第十二届中国金融发展论坛的主题之一。2011电子支付论坛的主题是“融合与创新——中国支付产业升级与市场前瞻”。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主办方为电子支付论坛选择的演讲嘉宾都恰到好处:宏观监管层面的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银行卡业务管理处处长黄平、中观产业链层面的中国银联助理行长刘凤军,还有商业银行的高管甚至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总裁。他们立足自身的生存环境,从产业角度解读了中国支付行业的现状与未来。论坛开始后,黄平首先介绍了我国电子支付体系的发展情况以及监管部门对电子支付体系发展的态度:鼓励创新、关注风险,并展望了我国电子支付体系未来的发展前景。 黄屏指出,电子支付渠道和运营模式将不断创新,整个行业前景广阔。监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表明电子支付从金融机构个体行为,已经进入行业规范运营时代。虽然黄屏在演讲中指出“银行卡线下支付业务模式成熟,规则成熟,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占据主要地位”,但电子支付的牌照管理,表明电子支付不再是金融机构的专属,健康的电子支付体系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银联总裁助理刘凤军的发言,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国银联的发展战略,其演讲主题为“构建电子支付体系”。

支付圈_支付圈_支付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