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老师分享儿童数学教育干货,计算重点等你来掌握

2024-08-10
来源:网络整理

小雨老师,本名于晓飞,是小雨数学的创始人,对少儿数学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思考,她创办的小雨数学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她的“神奇数学课堂”成功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难题,让数以万计的孩子学好数学,爱上数学。接下来,我们将在玩转数学微信公众号上与大家分享小雨老师关于儿童教育特别是少儿数学教育的系列文章,围绕计算、粗心、启蒙、焦虑、奥数、学习、数学思维等大家关心的话题,以音频和文字为家长朋友答疑解惑。

大家好,我是小雨老师,大家晚上好(音频是晚上录制的)。说到数学,大家最头疼的应该就是计算了,所以今天的话题就是计算。

首先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各个年级的计算要点。

诚然,每个阶段计算的重点都是不同的,所以人们通常会根据当前正在学习的计算类型进行练习,但这真的正确吗?我想分享一下我与一位六年级学生家长的一次谈话记录。

讲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基础计算有多么重要。因为我也在线上教两个六年级的小朋友,他们最近在学解方程,你会发现孩子们犯的错误,并不是因为看不懂方程式,大部分都是基础计算错误:比如不会去括号,这是四则运算混合运算的问题;不会乘法的分配律,这是对乘法三则的理解不足;不会同时对等式两边加减,这是等价性的问题;数量代换不太清楚;不会乘除分数,不懂基本的乘法、除法、消去法……

类似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比如很多高年级学生在做应用题的时候,明明问你“还剩多少”,你却还把这些数字相加;明明问你“总共有多少”,你却还用“减法”的方式,你可能会想,这怎么可能呢?一年级的学生已经知道“还剩多少”是减法,“总共”是加法——没错,但当它们夹杂在一堆信息里,分数和小数都加进去之后,孩子就一头雾水了。

于是我在凯叔讲故事上开了一门《计算原理》的课程,同时为了让更多人受益,我也在抖音上开了一分钟专栏,后续会陆续在公众号上发布。重点要从头分解,从加法的意义讲起,从小木棍对进位的理解讲起,从好朋友的巧妙计算讲起。凯叔的同事之前也说了,嗯,学龄前到三年级应该是主要的受众群体,就是四五年级计算能力比较弱的小朋友,我坚持加法,是因为我真切的看到了所谓的粗心,而这种粗心往往都是对原理没有真正的理解造成的。

如果他总是在五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上犯错误,那可能是因为他对6+7=13这样的个位数加减运算不熟练,因为复杂的计算都是由许多简单的计算组成的;

如果他总是把1000看成100,那可能并不是他粗心,而是他对100是什么、1000是什么没有太多的概念,错过了培养数字感的最佳时机,以后再想弥补就比较困难了。

我为什么这么强调原理呢?因为我觉得只有理解了原理,才能把原理运用到其他情况中去。这不只是计算,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也一样,孩子必须会问为什么,也必须会回答为什么。

比如有的孩子可能会说自己刚学乘法表,不会算14×2,但只要懂乘法,就应该知道这是两个14,可以算出14+14,同样,甚至可以自己推导,14×12就是12乘以14,两位数的乘法可以自己推导,不用等老师教。如果孩子懂得用小木棍捆一捆东西来搬运的道理,那他应该可以自己推导,一万加一万就是一大捆木棍而已。

这是孩子自己推断出来的,所以他记忆会非常深刻,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力量。

我其实是一个不提倡知识和方法的老师,知识和方法是学不完的,我更愿意把思想带给孩子。

我经常用一个例子来解释我们小鱼数学的课程设计理念。比如我要教小朋友用筷子,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来吧小朋友,这是筷子,跟我来,像我一样拿着,对吧,第一步,第二步,好吗,你懂了吗?然后我给你一桌子的饭菜,你吃完饭之后,你就会用筷子了。但我经常觉得,用筷子才是我们真正想让小朋友学会的,我们想让他学会怎么吃饭!所以我宁愿给他一碗饭,让他自己去想怎么吃。他可能一开始会用手去抓,嗯,这样也行,达到了目的,但是手脏不脏呢?好,我们先把脏手的问题解决了。然后他可能会找一个工具放进嘴里,其实就是勺子,这样就很好了。但是如果这时候我给你换一碗面怎么办?那不方便,他可能会找两根棍子,也就是筷子。当然,也许孩子找到了更聪明更有用的方法。这是“慢”,但我认为这是另一种“快”。

你可能会问,这样用筷子真的正确吗?有时候真的很让人沮丧,“正确”真的很重要吗?

我希望给予孩子们的是真正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从来不怕孩子慢,也不怕孩子走弯路,只要孩子自己走好路,我们引导好,就是有意义的。

以前我相信人生没有捷径,现在我相信人生没有弯路,真心希望家长们不要太着急,把教育的事情交给老师,家长负责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和我交流,我是小宇,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

有趣的数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