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2月15日电 从2月11日支付宝掀起的抢红包事件开始,整个中国都被拖入了全国红包的热潮中。人家见面时的问候变成了“你抢了多少个红包”?腾讯表示,旗下手机QQ、微信春节期间将发放65亿个红包(含消费券),支付宝钱包将发放超过6亿个红包(含消费券)。消费者争先恐后地抢购,但得到的却只有 2 元或 5 元。支付宝作为一种信用工具,被嘲笑为“营销工具”。
腾讯和阿里巴巴这两大互联网巨头以“红包”的传统文化习俗为切入点,联合企业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向全国各地的网友和手机用户发送红包,打造使用场景,目的是让用户尽可能多地使用自己的支付工具。根据各自政党披露的公开数据,今年春节期间,一共将有近100亿个红包从天而降。
这场史无前例的砸钱大战在 2015 年除夕前十天开始缓缓发酵,并将在除夕夜达到顶峰——而在这场不需要脑力、只需要体力的“抢钱”活动中,无论是腾讯、阿里还是用户,都玩得津津有味。
但问题是,市面上近百亿的红包中,有多少真的能落到网友的手里,又有多少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呢?
小念开火的红包大战
2月11日上午10点,支付宝红包正式开启,打响了今年春天红包大战的第一枪。从这一天起,支付宝、微信、QQ等互联网公司纷纷在各自的平台上展开密集的红包大战,而这股热潮将持续到大年初一。
支付宝钱包红包发送最频繁,从 2 月 11 日到 2 月 19 日,平均每天有 1 次“散”红包活动,大年初日当天有 3 次,分别是 10 点、16 点、20 点,每场持续半小时,除夕夜 20 点到 24 点 5 小时投放 1 亿元现金红包。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支付宝明确表示,每个人每场比赛只有一次机会。
微信红包比支付宝晚了一天,2月12日晚上9点30分正式开门,据说微信当晚也放了2500万现金红包。相比于支付宝的长期作战策略,微信采取了集中运营。除了 2 月 12 日晚的红包派发外,另一个关键时间点是除夕之夜,根据微信团队官方发布的春节期间详细安排,2 月 18 日晚上 8 点,将配合春晚举办全国摇一摇活动, 而红包总金额将超过5亿元现金。
相比于第一梯队带来的高关注度,微博和 的热度略显弱弱。除了品牌影响力,过于复杂的玩法也是主要原因。由于微博和QQ都有自己的赛程,以及不同时间点的不同入口,因此在抢红包之前需要提前把握好“赛程”,这对玩家来说要求很高。此外,要抢红包,还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微博的玩法是,粉丝要先给明星塞红包,明星的红包更大。的运作方式是,抢劫前半小时,粉丝必须继续点赞明星的红包资金池,才能正式开始抢劫。相比于支付宝和微信,微博和QQ的圈圈子发红包的玩法并不讨人喜欢。
从时间上看,和微博红包都采取了长期战略。QQ红包从2月11日到春节前夕,每晚8点到9点定期推出“星级红包”,2月18日,春节除夕夜,从中午12点到24点整点,据腾讯称,期间发放的红包总价值为30亿元。微博红包跟其他三种最大的区别在于,微博红包一天最多可以抢8次,而且数量不限。春晚当天,微博还将联合支付宝“打”微信红包,在平台上发放近亿元现金红包。
网友们抱怨手里的红包太寒酸比起广告语中那
几千万元、几亿的口号,真正到手的红包,真的让网友们哭又笑。
2 月 11 日,支付宝发放的第一波红包吸引了众多用户的投诉。不仅发放的红包大部分都是空的,就连被抢走的红包也几乎都是“没用”的红包:3元联通红包、5元亚游券、15元玛莎拉蒂券......外加 0.58 美元的现金红包。有网友感叹:“好钱呢?!光买一个茶蛋是不够的!”
为此,支付宝在 2 月 11 日下午进行了解释,称是流量太大,导致系统自动启动限流保护措施,以至于大量人没有抢到红包,当天早上还剩下 300 万现金。为了弥补用户,支付宝将继续增加 1200 万现金,共投入 2500 万现金,用于将于 2 月 11 日下午 4 点开始的红包活动。许多当天早上两手空空的人终于“白忙停止了”,许多人终于抢到了 2 块钱的红包。
其实,不仅是支付宝,其他“红包军”也存在这个问题:中奖率低,红包金额一般在1元左右。有用户吐槽“明星红包”:好不容易定了闹钟,晚上9点准时抢到了韩庚的红包,但辛苦了很久才点赞,最后只收到了1.18元的红包。
虽然微博的明星红包出镜率很高,但点击后,高达80%的红包显示为“红包被抢走”。失败率太高,让网友普遍疲惫不堪,不被爱,“盯着微博看多少时间啊!而更多的网友反映,就算抢了也只有几块钱,性价比也不高。
对于阿里巴巴和腾讯来说,春节期间发放红包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用户的卡片绑定和熟悉度,从而为未来的商业化做准备;对于商家来说,目的是推广品牌以吸引新用户并提高用户的购买率。对于用户来说,这更像是一种空洞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