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支付百科
互联网金融如今已经成为所有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标配,几乎所有顶级互联网公司都在金融领域有所布局。
近日,据媒体报道,360也在加速动作,对持牌支付机构双钱的收购正在进行中,最早可能在下个月入市。
凤凰网就此事向360集团求证,后者予以否认,360金融相关负责人则回复称不予置评。
虽然此次收购最终能否完成还不得而知,但360一直有进军支付领域的野心,为了避免被其他互联网金融巨头甩在身后,获取支付牌照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60金融布局曝光
据《支付百科》了解,早在2014年,360就开始研发支付产品。
经过最初的犹豫,2015年,360正式进入互联网金融和支付领域,并以拟定名称“齐付通”申请了第三方支付牌照,此外还在内部成立了360金融。
2015年,360安全支付进入公众视野,首次提出“安全支付”概念,同年市场曾传出360安全支付将以4.5亿元收购持牌支付公司的消息,但一直未有进展。
2016年底,360金融集团正式从360集团独立出来,开始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
尽管布局丰富,但由于起步较晚,360金融错过了行业红利期,加之牌照劣势,其金融业务增长速度缓慢,受到很大制约。
目前,360仅有网络小额贷款和保险经纪两张牌照,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业务的开展。
觊觎支付牌照
如今,支付牌照的价值越来越凸显,支付不再只是支付,而是连接整个系统生态最重要的环节,有了这个资质,才能减少对外部渠道的依赖。
无论从外界角度,还是从公司自身业务角度,获得支付牌照都将有助于公司的发展。
360已经明白了一切,只有拿到支付牌照,才能构建完整的支付场景,实现业务闭环。
自2014年成立支付公司以来,360就开始准备向央行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
不过,360申请支付牌照的道路似乎并不顺利,经过漫长的等待,至今仍未获得央行的批准。
2018年,360申请支付牌照终于有了些进展,深圳齐付通获得了《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设施技术认证》证书,该公司隶属于360旗下。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360已经获得了支付牌照,这只是在申请支付牌照的道路上迈出的一小步。
或许,对于现在的360来说,获得支付牌照是最快捷有效的切入方式,而收购持牌支付机构双钱也并非不可能。
公开资料显示,双钱支付总部位于苏州,2012年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并于2017年6月成功续期,该许可证的业务范围仅包括“互联网支付”。
背靠360集团,360金融在流量、用户等方面资源优势突出。尽管360有继续拓展金融版图的野心,但一直无法获得支付牌照,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迟迟无法有起色。支付牌照将成为360进一步突破瓶颈的关键。
如果360能把支付业务做起来,整个金融产业链自然就能一步步打通。
曲线牌照越来越受欢迎
据《支付百科》观察,央行在支付牌照的发放和管控上愈发严格,形成了不再增发牌照而是优化持牌公司结构的监管思路。
此前,美团收购钱袋宝、恒大收购吉付、小米收购吉付瑞通、滴滴收购易久付,无不彰显出巨头进军支付行业的野心。
据《支付百科》统计,截至目前,央行已取消33张支付牌照,最新支付牌照数量为238张,今年7月,又将有新一批牌照续发。
单一牌照不足以吸引巨头,有用户基础的支付公司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虽然支付牌照只是一个资质,但收单机构对牌照各方面价值的要求更高。
《支付百科》认为,未来可能还会有其他互联网金融机构像360一样,花巨资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间接获得牌照,这也是通常大企业的做法。
在整体监管趋严的环境下,不少中小空壳牌照支付公司开始显露出出售意向,市场上的大集团也因业务需要而一拍即合。近两年并购案例屡见不鲜,但最新监管意见不愿看到炒卖牌照的现象。
因此,很多支付牌照收购案在前期都较为低调,360此次的收购或许也不例外。
与此同时,支付牌照也正在经历从“一证难求”到“价高无市”的局面,京东、滴滴、平安、恒大、万达、小米、美的、美团等巨头早年均已完成布局,市场对支付牌照的需求在减少,这也导致支付牌照交易价格出现小幅缩水。
3秒加星,支付百科不再难找
销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