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而行,难免会弄湿脚。就连最聪明、最会赚钱的世界级股神巴菲特也不例外。近日,加州东部史上最大“庞氏骗局”诈骗案浮出水面。案发时间跨度近8年,涉及35个投资基金,受害投资者至少17人,诈骗金额接近10亿美元。最令人担忧的是,“股神”巴菲特竟然成了最大受害者,损失高达3.4亿美元。这场时间跨度极长、涉案资金巨大的超级“庞氏骗局”,让幕后主谋老板锒铛入狱,被判处30年有期徒刑,但也让大名鼎鼎的股神巴菲特“掉坑里”。
太阳能发电机成为诈骗者的工具
这个超级骗局的套路解释起来并不复杂。简单来说,DC (一家诈骗空壳公司)原本生产移动式太阳能发电机(MSG),然后欺骗其他公司购买他们的发电机,再租回给 DC 。这样,其他公司就可以因为设备的太阳能和环保属性而扣除一部分联邦税,还可以收获 DC 每月的租金收入。就这样,一台设备可以来回卖出很多次,然后 DC 就可以收取很多轮设备费。只要收款远大于每月支付的租金,那么这个套路就可以无限玩下去。
这家诈骗公司正是利用这种庞氏骗局来扩大业务,根据案情,该公司声称制造的约100台移动式太阳能发电机中至少有一半根本不存在,甚至移动发电机的生产早已完全停止。其实,这种庞氏骗局已经是美国最常见、最简单的骗局了。如果监管再严肃一点,这场骗局也不会在8年后轰然倒塌,甚至连巴菲特旗下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也不会被骗,导致公司损失3.4亿美元。
股神也被德国制造公司骗了
3.4亿美元的损失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来说其实是小事,但却反映出其对项目投资专业背景调查的管理存在重大问题。这并非巴菲特“踩”的第一起诈骗案,去年他被一家德国制造公司骗走至少6.43亿欧元(约合50亿元人民币),此事也再次被媒体曝光。
设下圈套的公司名叫威廉·舒尔茨,是德国一家以生产管件为主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基于对德国制造业的信任,巴菲特于2017年2月斥资8亿欧元收购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不料收购三个月后,该公司开始爆出问题,最终被曝出多条财务数据造假,造假手法甚至简单粗暴,大量业务订单和收据竟是“修图”完成的。
最终,美国地方法院要求德国公司威廉·舒尔茨向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赔偿6.4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但这家欺诈公司早已面临破产,无钱偿还。这也意味着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巨额投资很可能打水漂。活了90岁、在资本市场活跃了几十年的巴菲特怎么也想不到,这一次竟然被几张“修图”打败了。
典型案例
庞氏骗局不断出现新花样
麦道夫诈骗案持续了20年
华尔街传奇人物、前纳斯达克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制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麦道夫引入电子交易工具炒股,并承诺给投资者10%-20%的高额回报。他出入各种高端社交场所,游说嘉宾投资他的项目,利用亲朋好友、商业伙伴发展“下线”,有人因成功“引资”而获得佣金,有的“下线”又发展出新的“下线”。受骗者包括阿拉伯王子、英国王室成员、诺贝尔奖得主等高端人士,以及汇丰、瑞银、苏格兰皇家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雪球越滚越大,直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投资者要求提取的资金高达70亿美元,麦道夫长达20年的骗局随即被揭穿。他给投资者造成了高达500亿美元的损失。
B 钱宝网以高回报吸引新手投资
2012年起,钱宝网负责人张小磊等人依托钱宝网网络平台,以完成广告任务可获得40%至60%的高额利息,从民众手中吸纳巨额资金。该公司表面看似微商理财平台,实则以高额收益为诱饵,不断吸引新手投资,再以此补贴老用户。截至2017年8月底,钱宝网已在全国10多个省市投资30余家公司,注册用户超过2亿,交易额超过500亿元。2017年8月,钱宝网上海总部大楼被腾空,证实其已潜逃。与此同时,投资者发现,所谓的钱宝APP已经无法提现。 2018年2月1日,南京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将张小蕾等12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张小蕾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数千人因“网养猫”被骗数亿元
2020年,邵女士在游戏中认识了一位网友,他给邵女士发了一个二维码,让其下载“喵喵”App,并告诉邵女士这是一款养猫游戏,只需要把游戏中的猫养大,然后卖掉就能赚钱。后来,邵女士开始在网上养猫,先是往App里充值100元,购买虚拟猫粮、猫砂等物品。几天后,邵女士把猫卖掉时,发现App上显示售价为103元。抱着猫养得越好、养得越久就能赚到越多的想法,她陆续充值了近5万元。但后来当她想提现时,邵女士发现不仅提现失败,甚至联系不上推荐这款游戏的网友。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小芳和她的朋友身上,两人合计投入了十余万元。据调查,全国多地都有人上当受骗,约有6000多人被骗,共计被骗1亿多元。
专家建议
异常回报不可信
回顾各种新型庞氏骗局,我们可以发现,骗子在实施庞氏骗局时总能结合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不断创新,但基本流程没有变:先以高额利息或收益诱惑大量投资者加入,然后当他们无力支付高额利息或提取现金有困难时,就告诉你可以债转股;一旦资金链断裂,骗子就会失联逃跑。俗话说,你看重高额利息,别人却觊觎你的全部本金。
对于如何避免陷入庞氏骗局,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张宗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议投资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超额收益不可信。拟投项目收益超过同类项目50%以上要谨慎。如果是创新投资,市场上没有同类项目,那么就要考察其商业模式的合理性,通过深入项目底层资产来评估其盈利能力,这至少要符合基本常识;第二,一定要实地调研,不能只听项目团队的介绍,如果拟投金额较大,还要亲自到项目现场考察,从项目产品使用者、原材料供应商等多个维度了解项目前景和盈利能力的真实性;第三,关注项目股东的背景和实力。当然这只是补充,因为项目公司股东只对其投资额承担有限责任,而非无限责任。总之,投资最好不要偏离自己的能力圈,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之类的好事。
观海新闻/青岛晨报记者 杨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