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月25日电(张宇辉)近期,在一些基层单位,公卡变成“休眠卡”的问题引起关注。
早在十多年前,财政部、央行就决定在财政预算单位全面推广公务卡,后来又将16项费用纳入公务卡强制结算项目。近年来,多地审计部门出台公务卡相关规定,规范公务卡的使用和管理。
公务卡是指中央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信用卡,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服务。公务员使用公务卡购物后,须返回单位报销,由财务人员将公务卡还款。使用名片支付结算时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激活“休眠卡”?
刷名片,怕过期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各级审计部门公开举报显示,公务卡结算制度未落实的问题在各地较为普遍。基层预算单位特别是县、乡镇预算单位存在公务卡申请比例低、使用率较低等现象。
江苏常州一位公职人员告诉中新社,以前200元以下的公务消费可以用现金支付,但现在“凡是公务购买的东西,哪怕一分钱,也需要一张名片”。但有时,报销需要一个月才能到账,超过了名片的还款期限。
“如果报销没有立即到账,我通常会先垫钱自己还。”该公职人员表示,公务卡限额为2万元,日常工作涉及办公用品、出差住宿等公务开支。你必须刷卡,为了避免逾期付款,你通常会自己预支数千美元。
她还提到,公司最近统计了哪些员工没有使用正式卡,没有使用的员工必须写出解释。即便如此,仍有公职人员不激活和使用公务卡。有公职人员表示,“有些人因为不愿意启用而到处借用”。
湖北省武汉市财政局金融处原处长唐金山对媒体表示,名片卡一旦逾期,和普通信用卡一样,必须承担逾期利息,并记入个人信用档案,这会影响个人信用。且容易造成持卡人对公务的担忧。卡使用冲突。
官卡系统的意义何在?
早在2007年7月,为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便利预算单位资金使用,减少现金结算,提高支付透明度,加强预算执行监督管理,财政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
当时,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央预算单位试行公务卡制度的问题时表示,推行公务卡制度不仅将提高财务透明度,促进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腐败,还要加强预算单位的建设。金融管理对于促进国家银行卡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中新网,使用名片卡进行支付结算,一是控制支出,二是确保官方支出可追溯。他认为,从维护公平的角度来看,要求公务卡用于公务消费是必要的、值得推广的。只能报销官方卡上的费用。
据中新社此前报道,2011年12月,财政部下发《关于实施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通知》,要求将16项费用纳入公务卡强制结算项目从2012年1月1日开始。
通知称,建立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有利于提高公务卡使用率,充分发挥公务卡制度优势,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务支出管理。
专家:公务消费不应与个人信用报告挂钩
“为了防止名片成为‘休眠卡’,一是限制其他报销渠道,二是降低名片报销难度。”潘和林对中新网指出。他认为,银行等部门应设置比普通信用卡更长的还款周期;财政部门要提高国库集中支付效率,减少因商务卡逾期还款带来的个人信用问题。
潘和林还指出,公务消费不应与个人信用挂钩。 “目前公务消费的申请和报销已经有完整的链条,如果确实证明是因公务造成的消费,就不应该纳入个人信用报告。因为公务卡也可以用对于个人消费,要区分个人消费和公务消费的界限,也可以规定公务卡不能用于个人消费,以避免此类问题。
《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强调,持卡人使用公务卡结算的所有公务支出,必须在该卡规定的免息还款期限内向所在单位财务部门报销发卡银行。 。因持卡人未按时还款而产生的罚息、滞纳金及其他相关费用由持卡人承担;因持卡人所在单位未及时报销而产生的利息等费用以及由此对个人信用造成的影响,由持卡人自行承担。单位负责。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在2016年1月发布的《关于印发的通知》中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基于个人信用、信用额度有限的个人商务卡已不能完全满足预算单位的付款结算要求。考虑到管理需要,有必要探索推出以实体为负债主体、能满足大额支付需求的企业名片卡。
《企业名片管理办法(试行)》第二条明确,本办法所称企业名片是指预算单位指定工作人员持有的、仅供公务支出使用的卡片。财务报销,由单位作为还款责任人。信用卡。个人名片是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信用卡,主要用于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与个人信用记录关联。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