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微信支付积分”悄然上线。
针对此消息,微信支付团队回应称,微信支付目前仅与少数品牌商户合作,正在进行灰度试点运营。据网友截图显示,试点的启动至少可以追溯到一个月前。
资料显示,微信支付评分是指财付通支付技术有限公司基于微信支付大数据对个人消费、履约等行为进行综合测算,旨在为用户提供更简单、便捷的生活方式。是的,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与京东小白信用分、芝麻信用分类似的产品。
左:京东小白的信用评分;右:芝麻信用评分
1 微信支付开放测试
用户激活微信支付积分前,微信APP中找不到积分入口。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在微信支付积分测试名单中,只能通过接入积分服务的商户进行搜索。小电充电就是其中的商家之一。
此外,“灰度测试”的微信支付点对用户所在位置也有限制。据说只能在广东部分城市开通。
作为一个拥有京东金融、蚂蚁金服“优秀信用”认证的人,第一个体验微信支付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过了一会儿,我被告知“无法激活”。于是我只好把二维码拍下来,像微商一样给亲朋好友打电话:“亲,请帮我扫一下。”结果如下:
从结果来看,位于深圳的微信用户显然更受欢迎。在来自其他地区的总共33名测试者中,只有广州的一个案例成功激活了反馈,但这位朋友却取得了所有用户中得分最高的成绩。
通过这个小测试,我们发现除了地域偏好之外,微信支付积分的激活没有其他规则。据了解,微信支付评分主要从“身份特征”、“支付行为”和“守信历史”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微信支付对三个维度的解释如下:
首先,我们来看看身份特征。在所有测试者均实名的前提下,学历、工作、固定资产等个人基本信息应成为决定分数的关键。但事实上,807分的最高分来自一位自由职业者,一位滴滴司机。这位朋友最高学历是初中,他租了一辆车,借了滴滴账号。家里有矿,滴滴每天都有资金流来推高你的分数,是不存在的。
其次,从支付行为来看,所有测试人员都有使用微信支付的历史。通常,付款越频繁、金额越大,分数越高。但测试发现,经常使用微信支付转账的店主朋友连激活资格都没有。
最后,还有守约的历史。在开通微信支付积分之前,大家自然没有使用积分进行免押金服务的经验。从历史上看,人人平等。
财付通在《微信支付子用户服务协议》中承认,由于数据采集和技术水平有限等因素,评估分数可能存在较大偏差。如果分数低于预期或高于预期,用户可以联系客服。
2腾讯评分()评分之路(xin)
这次微信支付的灰度测试,难免让人想起今年年初推出的腾讯信用。
2018年1月30日,腾讯征信经过本地测试后宣布启动全国公测。最低分数为300分,最高分数为850分。判断因素有五个,包括合同履行、安全、财富、消费和社交。信用高的人可以享受小额贷款、扫码搭车、租房免押金、租房免押金。骑摩托车等服务。
但剧情突然急转直下。仅仅一天后,即1月31日,腾讯征信下线。官方表示,“限时公测活动已结束,我们正在加速升级,敬请期待!”这个期待已经有半年了。 ,至今还没有任何消息。有媒体援引传闻称,腾讯信用评分上线一天之内就被监管部门叫停下线。
有人认为,微信支付积分是腾讯信用积分的“后门回归”。毕竟,它们都是腾讯集团的信用评分产品,评分判定维度相似,后续服务也相似。然而,两者背后的提供商之间存在根本差异。
微信支付的子提供商是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本质上是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腾讯征信的主体是腾讯征信有限公司,一家民营个人征信机构。
早在2015年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就发布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通知附件列出了腾讯等8家已准备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名单。信函有限公司。其他七家公司分别是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征信中心有限公司、鹏远征信有限公司、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中至诚征信有限公司、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华道征信有限公司
当时业界普遍认为第一批征信牌照将从他们手中发放。但时隔多年,央行对这8家机构的表现并不满意。央行征信局局长万存智也明确表示:“目前准备开立个人信用报告的8家机构均不具备资质。市场需求与监管要求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差距,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如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没有监管要求就无法发放许可证。”
八家机构无一幸免,个人征信市场的“牌照准入”蒙上了一层阴影。直到今年2月,由央行牵头、上述八家公司共同组建的百行征信有限公司获得个人征信业务许可证,我国首张个人征信牌照正式启动。这也表明央行对这8家征信机构独立开展业务时的信息共享和独立性表示关注。
虽然这8家征信机构仍处于无牌状态,但在这些年的试点工作中,有些征信机构已经与具体的征信服务深度融合,芝麻信用就是其中最好的之一。通过适时的发卡,背靠阿里巴巴的商业帝国,深入渗透到各项服务中,芝麻信用已成为多种信用生活的钥匙。中国信用时代正在加速推进,芝麻信用成为继支付宝之后蚂蚁金服乃至阿里巴巴手中的又一张王牌。
相比之下,腾讯的征信就显得有些平庸了。当然,这与腾讯(社交)和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的天然属性密不可分。就评分而言,消费、支付等维度显然比社交更简单、更直接、更有效。
如果真如媒体报道所说,腾讯信用分暂停公测是因为监管号召,而芝麻信用安然无恙,可能是因为其用户渗透率已经非常深了。
微信支付积分的悄然测试表明,腾讯,或者至少是微信,在征信领域还是有想法的。尤其是财付通崛起并具备与支付宝竞争能力后,腾讯的支付数据较三年前有了明显提升。除了基础数据之外,让财付通来处理评分也可以避免一些可能出现的不必要的麻烦。
一位征信行业人士告诉零壹财经,评分和征信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它还取决于公司收集什么类型的信息、希望向谁提供这些信息以及这些信息的用途。毕竟,在互联网行业,企业与用户签订某些协议来处理和使用其拥有的数据是很常见的。作为微信支付积分的主要提供者,财付通或许能够从源头上避免腾讯积分被暂停的尴尬。
“信用报告是谁做的?我只是打了个分。” - 财付通。
- /结尾/ -
令易财经·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