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艾媒咨询发布了《2019年中国刷脸支付技术应用社会价值专题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19年将成为刷脸支付“元年”,刷脸支付用户规模将达到1.18亿。到2022年,刷脸支付用户将达到1.18亿。随着人口规模突破7.6亿,将取代扫码支付成为主要支付方式。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调查中,70%的用户认为刷脸支付比传统密码更安全。 “对于用户来说,密码可以修改,但人脸、指纹无法修改,相对来说更安全。刷脸支付识别准确,不易被窃取,可以有效提高用户的生活和工作效率。”
据南方+记者了解,目前市面上的照片、视频或者软件模拟都无法突破刷脸支付技术。刷脸支付采用3D人脸识别技术。在人脸识别之前,采用的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检测可以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造成的身份盗用。
张毅认为,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支付方式仍以银行卡和现金为主,而我国非现金支付占比高达91%。现在,中国人脸识别支付的技术积累和商业化探索也已经遥遥领先于欧美,因此更值得政策鼓励和支持。
报告显示,人脸识别支付还催生了人脸识别硬件厂商、传感器厂商、摄像头厂商、物联网安装商、售后维护等一系列新产业、新职业。仅支付宝的人脸识别领域就有直接或间接带动至少50万人就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盘和林认为,“刷脸”支付的便利性是其他支付方式无法比拟的,而且它带来的场景体验也令人耳目一新。 “此外,人脸识别、会员制等新能力也将推动零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很多新兴消费模式提供广阔的增长空间。”
【记者】叶丹
【作者】叶丹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