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们也很困惑:它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吗?
今年春节比往年来得早,春运列车车票已经开始抢购。每年这个时候,抢票是最大的问题。为此,有人戏称年底是检查的重要时期。我们早已习惯了被批评,很多人认为这个制度太脆弱了。
APP的用户体验也受到诟病,甚至有人质疑:“国内有那么多优秀的程序员,为什么APP不能优化,一到假期就崩溃了?真是糟糕。”有网友表示,虽然是官方网站,但抢票能力和使用体验确实不如第三方票务软件。
这不,前几天又出问题了,火车时刻表加载不出来,买不到票,或者一直卡在候单支付界面。
据官方回应,这可能与抢票人数过多、流量过大有关。客服给出的建议是:卸载重装软件,然后切换网络,耐心等待。
有网友收到客服回复:“我们官网主要有待机功能,这是第三方抢票软件目前不具备的功能,相关技术问题我们也不是很清楚。”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聚集了大量程序员的V2EX最近发了一个热门帖子,就是讨论“它是世界上业务逻辑最复杂的系统之一吗?”有人指出,并发量很大,不像天猫的双十一是短期并发活动,一出票就是双十一。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分组数据:
自本月12日启动春运车票销售以来,全国铁路已累计销售车票1.75亿张,日均销售量超过1000万张。本月23日和24日,售票数量均为1500万张。以上超出了网站目前单日售票能力。高峰时期,每秒售出700张门票,每天网页浏览量超过1500亿次。
据了解,为保证旅客顺利购票,铁路部门正在着手优化和拓展网站售票系统。
事实上,与往年相比,网站崩溃已经算是“罕见的事情”了,但每次发生时,仍然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如果此时有程序员跳出来提出这个话题,难免会被认为是“洗白”。
程序员自然最清楚系统为何如此复杂,但普通人却不知道其背后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和投入。前几年,甚至有不少人抱怨购票系统被外包给了大学生层面。含义很简单。现在大家抢不到的,完全是因为技术不够,不愿意投资。
事实上,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是全球最大的实时交易系统之一。但即便如此,在节假日尤其是春节访问高峰期,网站承受的压力也是难以想象的。
有人疑惑,为什么双11的数据也很大,但淘宝虽然卡了,却不崩溃?从技术层面来说,该系统的技术难度绝不低于淘宝双11系统。
今年10月,技术部总监单杏芳也表示,票务系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门票交易系统,中国人通宵排队买票已经成为过去。
单杏芳表示,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系统拥堵。余票查询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功能,实际上需要技术上的突破才能实现目前的高效运行。
她说,铁路剩余票数的计算非常复杂,因为我们的一趟车有多个站点。这是一个动态且复杂的计算过程。它比简单的商品库存加减要复杂得多,因此如果计算速度慢,系统可能会繁忙或阻塞。因此,我们开发了剩余票数的分布式内存计算库,使得剩余票数的计算非常高效。
同时,单杏花和她的团队还开发了异步交易排队系统,该系统采用了销售分离、读写分离的核心系统架构等多种技术,为票务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该负责人还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利用“云达屋智能移动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资源,逐步完善铁路订票系统,进一步优化旅客出行体验。
事实上,如果你回顾刚推出的前几年,很多人连网站都登录不了,更不用说抢票了。这要从网上购票的发展说起。
据网上查资料显示,早在2000年,北京就曾尝试建设网上订票系统,推出了“首铁网上”。当时黄牛要排队买票。几乎没有网上购票的需求,大多数人的网速只有10万。即便如此,“五一”假期,首钢铁路在线系统仍处于瘫痪状态。经过一系列抢修,首钢铁路在“正常与瘫痪之间”坚持了8年。
2008年春节前夕,首钢在线宣布放弃网上订票业务,仅提供部分信息查询服务。原因是:网站登录人数过多,导致服务器崩溃。
此后,上海于2009年推出网上购票系统,并提供上门送票服务。遗憾的是,这套系统上线仅一天后,就因系统故障而停止升级,此后一直没有任何进展。
2011年6月1日,在人们对网上购票的巨大需求和期待下,网站正式上线。然而,2012年春运,这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大考验,成绩却不尽如人意。
服务器多次崩溃,很多人无法访问网页;好不容易进去后,要么无法显示车次信息,要么无法点击购票按钮;甚至出现一些人抢票后无法付款,或付款后取不到票的情况。困境。不少网友甚至留言表示:没有爬不过去的山,只有爬不过去的山。
首届春运首秀暴露出太多技术缺陷。往后几年的春运期间,我们都会很稳的被告知,如期抢到票并不容易。
例如,2013年春节前几天,三天之内发布了两则公告,称因硬件设备故障/机房空调系统故障,正在组织紧急抢修,并暂停网络票务服务。
有趣的是,本次春运期间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滞后现象。但在2014年春节期间就完全瘫痪了,毕竟通过网络购买火车票的旅客越来越多,而且趋势还会逐年增加。
终于在2015年,系统迎来了与阿里云的合作。今年春节期间,阿里云将承担系统内75%的流量(票务查询业务)。用户的购票体验也提升了不少。
阿里云接手机票查询业务后,系统变得越来越稳定。然而,后来出现的离奇验证却成为了所有人心中的“噩梦”。直到2018年才逐渐下线。
该网站自2011年推出以来,一直受到乘客的不满和投诉。好在这几年确实让用户购票变得更加方便,也减轻了各大火车站售票处的压力。几十年来,大家都把它视为“又爱又恨”。以今年为例,春运期间,每天都是超载的。结合上一篇文章给出的数据,如此巨大的浏览量和客户流量也体现了网站背后工作人员的辛苦,大家对此应该多加理解和包容。
当然我们也在逐步完善现有的漏洞,调整更新服务模式,包括打击黄牛。近年来,我们采取“代购票”的方式,遏制利用插件赚钱的第三方软件。虽然网上的投诉不少,但我们看到铁路总公司仍在努力做好票务工作,但在网络信息技术面前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回家的车票买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