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取得进展,但形势堪忧

2024-01-01
来源:网络整理

今天来看,没有人知道特斯拉会将其定价推至什么价格范围。 这可能是小米未来比较麻烦的一个领域,因为如果小米造不出高端车的话,可能需要考虑回到20万以下甚至以下的定价区间,那么特斯拉其实已经封杀了雷军的小路。

文/王欣喜

近段时间,小米汽车制造频频曝出新进展。 此前,雷军不惜来到冬季冰天雪地的北方,坐在驾驶座上亲自测试小米汽车。 现在小米汽车MS11的设计效果图已经曝光,包括小米汽车的保险杠、小米MS11的装饰件以及小米与北汽塑模的合作细节。 小米集团公关部负责人表示,据称这是内部审核时使用的视频截图。 王华经理证实,这些图片确实是二级供应商泄露的设计文件机密。

据此前报道,小米首款机型MS11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可能有低端和高端两个版本。 低配版售价为26万-30万元,高端版售价将达到35万元以上。

小米造车取得进展,但形势堪忧

从如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现状来看,时不我待,强敌就在身边。 所以,善于抓住机会的雷军显得有些着急。 从小米造车的进展来看,一位小米内部员工在知乎上透露,雷总几乎60%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造车上。 近一年来,雷先生几乎每天10点30分后下班,每天开着不同的车去上班。 据说他想体验不同的车型。

从曝光的图片来看,小米MS11新车侧面采用溜背式设计,车顶采用巨型一体式顶篷,车门中部向内折叠,前轮拱后方设有摄像头面向侧面和后方,配备半隐藏式门把手,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设计。

从照片来看,这款车采用了瞭望塔式的激光雷达造型。 市场上蔚来ET5、ET7、立德L9等车型均采用这种造型。

小米汽车最新消息_小米发布汽车_小米最新的车进展情况

据称,小米MS11全面搭载智能驾驶硬件,将采用全栈自研自动驾驶系统。 不过这款车的整体造型设计依然偏于常规,借鉴了一些市场主流的设计。 业内认为,它与特斯拉3非常相似,其目标仍然是主打大众消费市场。

然而,一位前小米员工近日曝光了小米汽车制造的令人担忧的方面。 首先,虽然小米聘请了一些技术专家,但从事这项工作的人都是年轻人和应届毕业生。 在很多事情上,很容易凭自己的头脑做出决定。 在自动驾驶算法层面,为了跟上进度,测试、数据采集调整都比较随意。 自动驾驶的质量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点。

其次,小米汽车的自研水平与手机类似。 它购买电机和电池并在内部编写电子控制装置。 一些汽车领域以ODM的形式外包研发。 还投资了一些汽车产业链公司,做域控、电机、电池。 所有这些都可用。 总体而言,小米汽车的供应链与其他公司没有太大区别。 最终效果还取决于小米汽车团队。

这位前员工预计,小米汽车推出后将受到广泛关注。 不过,初期销量会很差,并且会出现一些小质量问题。 但后期,小米汽车将以高性价比的方式挑战传统车企。

小米前员工的爆料与业界对小米的预期基本一致。

不过,从业内曝光的定价来看,小米正在进军中高端市场。 该定价尚未得到小米确认。 事实上,还有调整的空间。 不过,在笔者看来,未来小米能否将性价比做到极致呢? 其走向或许将决定小米造车的成败。

从小米汽车曝光的产品以及前员工目前小米汽车制造的现状和内部进展来看,这个价格在一年后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非常令人担忧。

雷军之前给小米定下的目标是2024年推出新车,现在特斯拉的价格一降再降,3跌至23万,Y跌至26万,小鹏P7紧随其后,跌至22万左右。 文杰M5也跌至25.98万。

特斯拉4680电池大规模量产带来的成本降低可能​​会继续降低价格,接下来的几家公司很可能会做出回应。 如今,国内大部分新能源涨价可能已经受到抑制。

此前信息显示,小米汽车售价高达26万-30万。 这个价格区间是特斯拉、比亚迪等主流燃油车公司的定价区间。 小米汽车实际上考虑的是科技、智能和产品品质。 从结果来看,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另外,作为新手,消费者会对小米产品的质量存在一定的顾虑。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会等待一段时间。 小米初期的销量令人堪忧。

特斯拉挡住雷军退路

从国内市场的玩家来看,比亚迪在三电技术及相关芯片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核心竞争力正在形成。 小米或许能够与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抗衡,后者在智能座舱、算力、智能驾驶、供应链等方面仍能追求自己的优势,但在品牌层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看看小米汽车是否会被认可。

从小米曝光的车型来看,这款车的低价版可能会与特斯拉3竞争(价格已降至22.9万元)。 一年后,小米的报价优势将进一步丧失。

小米曝光的高配版定价已经碾压特斯拉。 如果小米汽车能卖得好,意味着特斯拉将面临小米的强力冲击。 否则,意味着小米的定价区间将会遇到大麻烦。 过去,小米汽车在高端领域无法击败特斯拉,在低端领域无法击败比亚迪,而中端领域的竞争则更加残酷。

但今后,在中低端市场,小米将面临特斯拉和比亚迪两个强敌。 尤其是在今年的财报会议上,马斯克表示,很多人想购买特斯拉电动汽车,但可能买不起,因此市场上的价格调整也会迎合普通消费者的需求。

这意味着2024年,主战场很可能会来到20万价格区间的竞争。

2024年,小米汽车如果按照目前曝光的定价,价格基本会碾压不少车企的主流定价区间。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在技术和智能配置方面,也很难说小米能拿出独特的产品创新和技术亮点来匹配其定价区间和品牌溢价。

从目前来看,特斯拉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已经堵住了成本效益之路。 论降低成本,小米还不是特斯拉的对手。 特斯拉的直销模式本身就减少了渠道中间环节的成本和支出; 其次,广告少,销售费用低; 自动化程度高,集成压铸等技术降低成本。 而且,目前特斯拉采用的是4680电池,最后结合材料和车辆设计的改进,生产成本最多可以降低54%。

今天来看,没有人知道特斯拉会将其定价推至什么价格范围。 这可能是小米未来比较麻烦的一个领域,因为如果小米造不出高端车的话,可能需要考虑回到20万以下甚至以下的定价区间,那么特斯拉其实已经封杀了雷军的小路。

小米最新的车进展情况_小米发布汽车_小米汽车最新消息

务实的定价决定小米的生存空间

事实上,目前大多数人不看好小米造车的重要原因是小米在汽车领域没有技术积累和优势,但为了摆脱性价比标签,它不得不走高端。 不过,小米的汽车已经量产并投放市场。 很难让人们认识到你的高端品牌的价值。

事实上,在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威小力在服务和营销方面并不逊色于小米。 特斯拉的持续降价正在赢得声誉,但那些在国家补贴减少后准备涨价的制造商却开始出现声誉和销量双双下滑的情况。

从特斯拉暴涨的销量和股价来看,当前汽车市场的消费者理性得多。 他们更关心性价比、质优价廉,更注重价格合理的优质产品。 特斯拉的持续降价,提高了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激发了消费者对降价的胃口和预期,人们的购车预算可能会更低。

在这种市场竞争的背景下,强势品牌不敢涨价。 小米作为新来者,一进入市场就会收取高价。 基本上是很难生存的。 小米想必也知道这一点。 因此,此前业内曝光的定价很可能是对市场的一次考验。 一旦新车发布,其最终定价可能会发生变化。

事实上,据一位接触过小米造车团队的零部件项目供应商透露,零部件的定价与采购量有关。 数量越大单价越便宜,小米在零部件采购成本上讨价还价太多。 残酷的是,为了给米粉们一辆高品质低价位的汽车,雷军经过多轮报价,最终让他们以令人难受的价格赢得了小米汽车第一个量产车型项目。

零部件供应商预计,从零部件成本控制能力来看,小米首款汽车的价格不会太贵,因为供应商按照这个价格销售,如果数量无法增加,将面临亏损。

由此可见,小米或许不会像外界预测的那样,盲目定高价、走高端。 可能是一种务实的做法,一开始就准备增加销量,以高价位和低价位车型推动汽车的迭代。

如果真是这样,至少说明小米和雷军还清醒。 虽然小米不希望看到自己在汽车市场仍然走不上高端,但能够让小米在汽车行业生存下去的,就是继续回到自己的主场——主打高品质、低价位。 但正如前文所说,在当前马斯克不断下调定价的市场背景下,小米20万以上的性价比空间被封锁。

小米要想生存下去,基于用户对小米汽车的定价预期以及米粉的转化和购买力,只能走极致性价比路线。 笔者认为,小米分为入门版(10万~15万)和高端版本(15万)。 ~18万),还是有可能在市场上生存的。 这就需要小米在注重产品品质和质量控制的同时,注入智能驾驶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实现高品质低价。

目前形势非常严峻,不少业内人士都在催促雷军及时止损。 雷军必须清楚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形势。 显然,在技术、产品、品牌、价格等方面,两者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小米一味追求高端产品的失败概率很大。 这或许需要雷军对其在汽车领域的野心做出一些妥协。 这是小米要想在未来残酷的肉搏战中生存下来,最终需要认清并妥协的一个因素。 现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