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3天,我们将迎来一个特殊的日子,11月11日。 大家都知道“剁手日”!
然而,在“购物”时,朋友们也应该知道一个现实:利用“双十一”折扣促销的商家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完美。 数亿网民购物的背后,不可避免地隐藏着产品质量存疑、快递服务滞后、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等问题。
据统计,去年“双十一”期间网购退货率达到25%。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大家谨防“双十一”七大陷阱!
陷阱一:折扣前偷偷加价
根据以往的经验,商家先对商品加价,然后再打折的情况并不少见。 商家先对某种商品加价,然后在双十一期间以较低的价格出售。 虽然价格略有下调,但距离商家所说的50%折扣还相差甚远。
▶如何应对:最好通过多个平台和渠道了解所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陷阱二:假货、水货
无论是海购、代购、跨境电商、跨境物流信息,还是购物小票,都可能被伪造。 网页上标明产地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的字样或许已经成为“坑蒙拐骗”的利器,尤其是在“山寨”产品盛行的电子数码产品领域。
▶对策:对于国外品牌,最好选择各个电商平台上的品牌直营店,并且一定要索要发票。
陷阱三:人气足够高,“特价”就会断货
在一些商店,“特价”往往在消费者付款后很长时间不发货,而卖家的解释往往是“缺货”、“售完”或“库存不足”。
王女士说,她打算买一个电热水壶。 她在网上查了很久,找到了价格更低的店家,于是毫不犹豫地下了订单。 为了不浪费邮费,她还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当快递员到达时,她发现包裹里没有电热水壶。 之后,卖家不断向她解释“缺货”,并主动退了电热水壶的钱。 我还买了很多其他东西,但我不想花邮费来退货。 最终,王女士也不得不自己承认。

▶应对方法:不需要节省邮费的东西不要买,不需要节省邮费的东西不要保留。
陷阱四:首付、隐藏技巧
一些商家设立预付费系统,以较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 但同时也规定,如果消费者预付押金后一定时间内未支付余款,押金将归商家所有。 若因商家原因导致货物未发货,仅退还押金。
▶应对方式:这种做法违反了《合同法》经营者不履行义务必须双倍退还押金的规定。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果断投诉。
陷阱五:商家运营,自有即时销售
部分商家发布“闪购”信息后,在后台操作,自行购买闪购商品,让用户误以为商品被“抢走”。
▶对策:在进行“闪购”之前,先检查清楚商品的数量和价格。 如果价格太低的话要小心。
陷阱六:折扣券华而不实
往往在11月初,很多商家都会在店铺首页推出各种购物优惠券来吸引人气,比如店内购物满100元返10元的优惠券。 张先生表示,所谓的购物券不能在付款时使用。 “当时好几家店都抢了好几张优惠券,但最后一张没用。”
▶应对方法:抢优惠券时注意使用规则。 如果商家违反使用规则,您可以向电商平台投诉。
陷阱七:快递爆发,变“慢递送”
每年“双十一”,因为买卖的人太多,快递就会断货。 平时需要3天才能到达的,现在需要7天左右。 最夸张的是一年后才收到的快递……
▶对策:提前预估电商集中促销活动可能导致的配送延误,综合考虑产品新鲜度、储存条件以及延误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在签收网购订单之前,您必须开箱验货。 如有不符,应拒绝签字。 您还可以利用“七日无理由退货”权利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注意不要贸然带走或毁坏发票及必要包装等购物凭证。 以方便退货。
除了七大陷阱外,大家还需要注意的是,各类骗子也在伺机精心编织骗局,只等“挑手帮”抢购时“大展身手”像发疯的!
如果你遇到以下五种情况,朋友们请擦亮眼睛。 这些都是针对网购者的诈骗! 别被骗了! !
骗局一:“您网购不成功”!
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各大网购平台客服人员,声称购买失败、订单无效、需要退款或交易取消,欺骗网购者到银行ATM机“办理”它。
大家要特别注意的是,ATM机上的交易大部分都是骗局。
骗局二:假网站骗你充值!
10月1日,张先生在玩手机游戏时,看到一名客服在游戏中大喊自己在出售游戏虚拟币。 张先生添加了客服QQ号,对方给他发了一个网站,要求张先生在网站上充值。 然而,无论充值多少,张先生都没有收到任何游戏币。
随后,张先生联系“客服”失败,才意识到“客服”和充值网站都是假的。
骗局三:刷单有返利!
9月11日,阮女士在某网站上看到一则招聘信息,称这是“假订单”返利。 阮女士添加了留言中留下的QQ号码。 对方自称是一家微信公司的销售人员,让她帮忙在网上商城接单。
阮女士先买了一件小东西,很快就收到了129元连利息的回报。 此后我又下了几笔订单,总计多块钱,但没有收到现金返还。 随后,对方声称“系统故障”,要求阮女士继续刷单。 阮女士随后感觉不对劲,要求对方退货,但遭到拒绝。
在此提醒大家,这是一个典型的“返现”骗局。 不要轻易尝试,也不要先支付任何网上兼职的费用。
骗局四:“你中奖了”~回来吧!
还记得过去常见的“你赢了”诈骗短信吗? 这种骗局要求您支付费用、税费等才能获得巨额奖金。 但当你付款后,骗子就消失了。 最近,这种诈骗手段又重新出现。
“双十一”期间,促销、红包、彩票中奖等活动较多,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中奖”骗钱。 请注意,常规彩票中奖不会要求消费者以“纳税”或“公证”的名义汇款。
骗局五:包裹有问题!
9月12日,严女士接到自称快递公司的电话,称她的一个包裹内有违禁品,要求她联系所谓的公安机关。 假“公安机关”称,颜女士涉嫌诈骗,需要去派出所。 银行查账核实资金流向信息,否则就会抓你。 颜女士跑到附近一家银行,按对方要求在ATM机上“查看”。 结果押金就被转走了。
温馨提示:如果您接到电话称包裹内有违禁品、包裹未签收、存在各种欠费、信用卡付款等,随后又接到“警察”的威胁电话,绝对是骗子。
“砍手节”即将到来,大家在开心购买的时候要更加谨慎。
当然,购物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理性,不然买完之后你会是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