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转仓小米系列,投资逻辑正在改变

2024-01-03
来源:网络整理

文字| 张兴

商场里有一句话被视为贵高——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据天眼查APP显示,3月10日,安徽洛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洛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立。 两家公司均由四通科技旗下微信洛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拥有。 不久前,四通科技还在安徽投资了安徽洛克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由此看来,作为石头科技的创始人,常静的造车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但与他创办四通科技时不同的是,长晶的造车计划并没有得到伯乐雷军的加持。 据媒体报道,这个名为洛克汽车的项目已于2024年底完成1亿美元融资,领投方为腾讯集团,投资机构红杉也参与投资。

与此同时,正在发生的事情是,小米系列正在逐渐淡出石头科技。 近日,四通科技公告称,雷军控制的金米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拟减持不超过10.752%。 以四通科技目前接近400亿元的市值计算,减持市值将超过40亿元。 这波降价是雷军对石头科技的第二次套现。

自雷军减持以来,四通科技股价一直在下跌。 截至3月14日收盘508.71元,较去年最高点已下跌近70%,市值蒸发超600亿。

不到半年的时间,雷军和顺为资本对四通科技的持股比例已从24.7%下降至13%左右,而且从预案来看,还将继续呈下降趋势。

对于小米减持四通科技,业内人士大多认为,是因为长晶要造车,所以它和雷军依赖的不再是生态链,而是未来的竞争对手。

但上述小米减持恐怕不能视为个案。 近日,《绥化》通过梳理发现,小米投资部门陆续减持了九号公司、紫米等多家生态链公司,而一些智能制造、造车产业链公司则纷纷减持​​。收到了祝福。 据悉,继投资了9家智能芯片公司之后,小米汽车近日又决定投资一家名为“智融”的智能汽车芯片公司。

可见,小米系列的投资逻辑正在实现从生态链到产业链的转变。

小米生态链成立之初的初衷是复制小米模式,为手机外设、智能可穿戴设备、传统白色家电、酷品等终端消费企业带来流量和品牌溢价。 如今的雷军显然更愿意在智能制造领域走得更深更远。

这从近三年来全国人大代表雷军提出的建议就可以看出。 2024年,雷军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建设和智能终端应用上。 2024年,他的建议方向变成了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雷军的建议更多地集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

当创始人的兴趣发生变化时,他的投资组合自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造车路越来越远

2013年,正在为小米寻找下一个发展空间的雷军看中了一个他认为一定会崛起的趋势——IoT物联网。

他决定五年内投资孵化100家生态链硬件公司。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常静进入了雷军的视线。

小米汽车投资的公司名单_小米投资汽车_小米汽车投资多少钱

曾经自己创业,把创业成果的“魔力地图”卖给百度,又经历过大工厂的生死磨练的常静,想在2014年自己创业,打造扫地机器人项目。

但这种涉及工业设备的项目,前期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他的积蓄很快就花光了。 常静通过老老板、老朋友约到了雷军,并用自己的干劲赢得了投资大亨的赏识。

说实话,当时小米的风控人看到石头科技最早的办公室的样子,就感觉很不靠谱。 因为四通科技使用长泾一套100平米的公寓作为办公室,所以会议室门外就摆着一张床。 后来,为了让雷军放心,他和他仅有的五名员工,紧张工作了三周,打造了一个摇摇欲坠的工业原型机。

或许是看到原型机后的紧张神情和自信,让雷布思想起了当初创办小米的经历。 当时,雷军就做出了投资四通科技天使轮的决定。 小米的钱是在合同签订后第二个月就筹集到的。 到位。

这也让常静始终对雷军心存感激。

关键是将石头科技纳入米家怀抱。 长晶不仅得到了雷军的投资,还得到了雷军帮他打通的供应链和销售渠道。 背靠小米的资金、渠道、品牌和供应链,石头科技的扫地机器人在销售第一年就从米家获得了1.8亿元的收入,第二年就获得了约10亿元的收入。

2024年,四通科技在科创板上市,股价一度达到530元/股,常静瞬间成为亿万富翁。 2024年,四通科技股价甚至飙升至1486元/股,被誉为“扫地”。 挂牌敲钟仪式上,常静念出了​​十几个需要感谢的人的名字,雷军位列第一。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

距离雷军宣布小米造车还不到8个月。 不知道他是觉得他大哥能做到我也能做到,还是觉得造车更容易。 被公开认定为雷军弟弟的常静也宣布“出道”,自筹2.4亿元。 袁造车。

随后雷军的态度变得更加微妙。

2024年多次提及的四通科技,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逐渐从雷军对外演讲涉及的投资案例中消失。

随之而来的是,小米在石头科技的股东名单中越落越远。

石头不是最后一个

耐人寻味的是,近一年多来,雷军一直在清算自己所投资项目的股权,不少已上市公司的股权都被减持。

雷军一直有自己的投资原则和特点。 他并不关心公司的规模。 重要的是看人民。 “不熟悉就不要投资”和“只投资你认识的人”。

但在顺为资本成立、小米推出后,雷军的角色逐渐从黑帮角色转变为专业投资人。 他考虑问题的视角不再是“熟悉程度”,而是“项目是否可行”。

截至2024年上半年,小米生态链共投资了330家公司,投资账面总额达579亿元,其中包括华米科技、云米科技、石头科技、九号公司等上市公司。 同时拥有5台以上小米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设备(不含手机)的用户数量已达740万,AIoT连接总数达3.75亿。

小米投资汽车_小米汽车投资多少钱_小米汽车投资的公司名单

问题在于,自去年宣布造车以来,雷军加速退出生态链公司或减持股份。

2024年11月,雷军与和顺威资本两家公司决定减持小米生态链公司九号公司。作为电动平衡车、滑板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九号公司生产了“米家电动滑板车” “对于小米来说。 2024年10月,九公司存托凭证在上交所科创板正式挂牌,成为A股“CDR第一股”。 但上市一年后,雷军的股东就开始“迫不及待”减持。

12月14日,天眼查数据显示,江苏紫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发生工商变更。 小米科技有限公司退出股东行列,由紫米通信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紫米曾经是小米旗下最早生产电池和能源产品的生态链公司,也拥有雷军寄予厚望。

一年前的2024年4月,负责生态链业务的小米高级副总裁刘德退出安徽华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股东、董事行列,一度引发业界对华米科技的担忧。 “加速去小米化”的猜测。

事实上,雷军的行为早已埋下伏笔。

2024年,小米大张旗鼓转型高端产品。 为了配合这一目标,2024年中,雷军在致全体小米员工的信中表示,将原来的“手机+AIoT”战略升级为“手机X AIoT”战略。

在他看来,随着智能互联网的进一步融合,小米的核心手机业务和AIoT生态布局不再只是简单的加法。 AIoT业务必须渗透更多场景,赢得更多用户,获得海量流量和数据,成为小米商业模式的护城河。

因此,小米实际上开始做减法。 据媒体报道,2024年底至2024年初,小米内部对产品品类进行了重组,最终将后续布局生态链的产品定位为三类:与手机主业相关的产品、整体-家居智能产品、酷玩产品。 小米生态链的SKU数量也从1500多个减少到600多个。

这也意味着雷军开始收缩和调整在终端消费领域的投入。

悄悄改变立场

在2024年“无尽人生”春季小米发布会上,雷军宣布造车消息,并将其视为“人生最后一个重大创业项目”。

52岁的雷军当时激情澎湃,甚至表示愿意“赌上一生的名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

这一事件不仅成为小米转型的里程碑,也被很多人视为雷军投资转变的标志。 目前雷军和小米的投资重点正在逐步从消费产品开始,向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转型。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4年2月25日,智旅科技完成总额1亿元的C轮融资,由小米集团领投。 其他参与机构包括永华投资、元和控股、领先创投等。 据了解,该公司本轮融资想要突破的核心技术是高压电气连接和高压配电管理解决方案,这对于电动汽车快速充电非常有帮助。 这其实是小米宣布造车后,雷军对相关上下游企业进行投资的一个缩影。

据智旅科技官网介绍,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经营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并提供整车高压连接解决方​​案。 核心产品包括高压连接器、充换电连接器、高压配电单元等,业务可覆盖从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三电技术到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汽车制造和充换电设施。

据新闻报道,该公司的技术已逐渐成型,是小米造车领域最重要的潜在合作伙伴之一。

据数据预测,到2024年中期,智路科技将具备年产3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能力,客户已覆盖多家国内外主流汽车制造商和电气电子供应商。

这并不是小米宣布造车后,雷军快速投资的第一家上下游产业链公司。 2024年开年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雷军除了投资智绿科技外,还投资了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富特科技、智能汽车传感器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微源光电。

天眼查数据显示,早在2024年11月,小米就参与了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的C轮融资。 2024年4月,小米投资车联网服务商博泰车联网; 同年6月,进入比亚迪半导体A+轮,涉足汽车级半导体领域; 7月,还参与了商用车能源供应商能链集团的D轮融资。

2024年,小米正式宣布造车后,将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2024年7月30日,小米一日参与动力电池行业两家企业蜂巢能源、赣锋锂电合计投资112.5亿元; 11月,小米在D+轮中向激光雷达公司禾赛科技追加7000元资金。 亿,投资固态锂电池制造商蔚蓝新能源。

此外,小米成立的长江小米产业基金已于2024年陆续投资了新能源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开发商嘉晨电子、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制造商黑芝麻智能以及汽车级芯片领域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开发商。云图、自动驾驶软硬件产品开发商几何合伙人、自动驾驶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技术产品供应商纵目科技等近四十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

关键是雷军现在的投资品味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逐渐将重点放在产业链的投资上,而不是纯粹的消费电子产品上。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11月至12月31日,雷军、小米、顺为资本投资的22个项目中,有10个为物联网产业链公司,其余分布在工业设计、企业服务等领域。 新兴企业。 其中包括专门从事人工智能设备芯片研发的经纬启力; 中兰电子,生产相机核心部件; 以及专门从事半导体封装和测试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雷军目前的投资策略特别像传统制造业企业家的投资策略。

因为随着传统制造企业扩大产能,供应链的稳定性压倒一切。 为了增加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控制力,制造业企业家一般利用资本将供应链合作伙伴变成自己的资源,从而形成稳定、可持续的合作关系。

这种思维和投资模式非常传统,但在工业领域仍然非常有效。

毕竟,市场竞争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时间的延长,保持稳定的产量对于任何制造企业来说都非常重要。 想要保持稳定的产能供应链,就必须形成以这家制造企业为核心的延伸型企业集团。

资本在这方面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纽带。

从这一点来看,雷军的投资标的之所以逐渐转变立场,是因为小米在这一领域的投入越来越重。 一直推进互联网战略、试图实现跨界抢劫、迭代发展的小米,如今也逐渐沉淀下来,做着一家制造企业该做的事。

事实上,小米已经“悄悄”地告诉了大家这一策略的改变。 在2018年IPO《招股书》中,小米的自我介绍是,“小米不是一家纯粹的硬件公司,而是一家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

但今天小米官网上的自我解释是——

这是一家以智能手机、智能硬件和物联网平台为核心的消费电子和智能制造公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