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短视频版美团,抖音有何优势?

2024-01-06
来源:网络整理

周末外出就餐时,TOP君注意到抖音的logo和二维码开始出现在越来越多的餐桌上。

此前,餐桌上常见的二维码一般有商户订单二维码、商户公众号二维码、美团店铺二维码。 现在,抖音也加入了这支二维码大军。

打开抖音,扫描这个二维码,就会跳转到餐厅的销售页面,上面会展示各种优惠券和折扣产品。 用户只需点击购买即可享受套餐折扣。

此前,实体店的餐桌一直被美团占据。 扫描二维码——购买优惠券——核销优惠券的流程,美团已经理解得很透彻了。 不过,抖音在App上推出“团购”功能,连接线上和本地消费后,也在实体店部署了二维码,从线下反馈线上流量。 这样看来,抖音对美团市场的抢夺就非常明显了。

布局短视频版美团

从社交、电商到团购……这并不是抖音第一次想要分享其他巨头的核心业务。 毕竟这些市场的红利还是令人垂涎的。 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以41.3%的惊人年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预计2024年将突破2.8万亿元。

抖音抢占本土市场的“团购”野心其实早已埋下伏笔。 去年8月,抖音推出“生活服务场景接入计划”,连接供应链投资,取消美团、淘宝的外部链接,实现平台从内容到交易的闭环; 年底,它抽调了1万名员工,成立了专门的本地扩张团队。 今年2月,抖音“团购”开始内测; 一个月后,抖音团购上线微信、微信、微信,正式打开本地市场新的流量入口。

现在打开抖音,点击上面的“同城”。 新增的本地“吃喝玩乐”板块尤其引人注目。 点击进入,你会看到三个板块:优惠团购、热门榜单、精彩餐厅。 用户可以在这里直接批量购买优惠餐券。 ,并在抖音平台上查看商家输出的内容。

为了给商户更多的曝光度,吸引商户加盟经营,“吃喝玩乐”中的“人气榜”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名单涵盖了当地所有类型的吃喝玩乐企业,目前主要集中在酒店/民宿和餐馆。 以“美食人气榜”为例,不仅有当地热门餐厅的总榜单,还有“徽菜”、“烧烤”、“韩国菜”等细分榜单。 进入“新东餐厅”,将以实时视频的形式展示当地网友提名推荐的各类美食。

团购、榜单等产品布局与美团点评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有一个本质的区别。 抖音上榜有其最优秀的短视频内容支撑,而美团则缺乏这一点。

在酒店、民宿的团购上,抖音目前选择对接携程、同程等平台,相当于只提供了一个流量入口。 这暴露了抖音在商业信息方面的短板。 这是抖音的弱点。 在美团那里。

策略:内容、流量、低门槛

作为一个媒体平台,无论抖音做什么业务,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内容增长能力。

如前所述,短视频内容比美团点评的图文更具表现力,抖音已经率先建立了短视频的“打卡地”。 传播范围更广的短视频内容加上成熟的内容推荐机制,是很多人看好抖音团购的主要原因。

其次,还有“人”的因素。 抖音将KOL与店铺紧密结合,在店铺详情页设立了“专家探店”版块。 该版块将展示店铺所在区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到访店铺的视频。 二是用户UGC。 抖音拥有6亿日活跃用户,这些庞大的用户群体可以为抖音生产内容。 这方面对商家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些内容加速了商家和产品的曝光。 另一方面,抖音用户也可以快速找到自己喜欢的店铺进行种植和购买。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抖音想做团购,要重塑用户和商家的心智,让商家看到真正的好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大多数消费者对抖音的认知仍然是一个娱乐属性强、工具属性弱的短视频平台。 抖音需要通过重金补贴等手段,重新树立用户心智,引导用户使用。

另外,如何争取商家合作也很重要。 目前,人们普遍质疑“抖音的实际引流效果有多大?” 以及“营销成本能否与当地小企业的收入相匹配?” 为此,抖音需要拿出更具吸引力的策略。

据TOP君观察,抖音的团购优惠套餐比美团目前提供的优惠力度更大。 据报道,有餐饮商家表示,目前的这些优惠套餐并非抖音官方补贴,而是商家自愿付费并发放优惠券,为自己吸引流量。

与向美团支付高额佣金相比,在抖音上,商家零门槛打开购物车,只需向抖音支付低至1%的技术服务费,直接将折扣让给消费者。 抖音、抖音给商家更多的选择。

美团有一条难以攻克的护城河

但抖音真的能抢占美团的市场吗? 还是很难判断,因为两者的属性相差很大。

抖音是一个娱乐媒体平台。 它基于内容生态,利用算法精准分发内容,通过线上种植提升线下体验。 美团是一个O2O平台。 其推荐机制基于消费数据,在洞察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后进行推荐。

这里的本质区别在于:抖音依靠短视频内容来吸引用户。 基于内容生态,利用算法精准分发,在用户碎片化娱乐中创造需求,完成线上养成、线下消费的体验。 对于用户来说,是被动的。 而美团则是根据用户明确的到店需求以及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用户主动选择来完成消费。 后者类似于淘宝等电商平台,更接近交易端,理论上成交概率更高。

而且,美团在本地业务有两个主要守护者:一是外卖骑手,二是本地推广团队。 这是以内容起家的抖音平台难以弥合的鸿沟。

据悉,抖音SMB(本地中小企业事业部)的1万名销售人员已成为本地生活工作者。 不过,无论从数量还是从业人员素质,这与美团数百万“铁血本土推广大军”还是有区别的。 很难被击败。

无论抖音主观上是否有意侵入美团市场,客观上最终都会与美团进行对抗。 只是双方的优点都太扎实了,缺点也很明显。 结果仍不清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