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农业科技的现代化。在水产养殖这一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其进步显著扩充了市场供应的多样性。江苏省的水产养殖界人大代表们肩负使命,他们始终秉持科技驱动产量的理念,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和竞争力的提升,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高温季节来临,农业种植与养殖领域遭遇重重困难。位于盐城盐都区的邵氏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户们保持高度警惕,一方面强化蟹塘的养护工作,及时清除水面漂浮的杂草,优化水体质量,另一方面,他们通过手机平台对蟹塘的氧气含量、水温以及pH值进行实时监控,一旦数据出现异常,智能养殖系统便会自动启动应对。盐城市盐都区的人大代表邵志华在介绍时提到,他们去年引进了水质实时监控系统,全天候对水质变化进行监测并发出预警,这不仅减轻了工作负担,还提高了效率,对提升产量和质量大有裨益。他们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推动水产养殖向现代化发展,增设了“四池三坝”尾水排放处理系统及水质在线监控系统,使得螃蟹的品质、蟹苗的繁殖以及水环境的治理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去年六月底,全国人大代表邢青松所隶属的青松联社携手众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企业,成功创建了南京固城湖河蟹产业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致力于选育优良品种、保护现有品种、进行品种改良、培育幼苗以及推广相关技术。邢青松代表指出,蟹种堪称河蟹产业的“心脏”,然而,经过长时间的养殖,蟹种质量出现下滑,优质良种的供应也显得不足。为了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走上科技创新的道路。他满怀信心地表示:“明年,我们就能自主培育出蟹苗了。在此之前,我们一直依赖其他地方的苗种。若要打造固城湖螃蟹的大品牌,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苗种。一旦固城湖苗种研发成功,我们便拥有了独特的优势。”
确保种子资源的独立掌控,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至关重要。来自常州的省级人大代表、江苏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戴飞,对此深有体会,并将这一使命铭记于心。她所领导的公司,已建立了占地300亩的亲本标准化培育基地,以及500亩的蟹苗繁育优良品种基地,并成功构建了一条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源产业链。今年四月,第六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决赛中,“国家级中华绒螯蟹新品种(全产业链)研产销一体化”项目荣获一等奖,成为江苏省的唯一代表。该项目以苗种研发和扩繁为核心,不仅涵盖了水产标准化生态养殖,还延伸至水产品深加工领域,并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管理及技术服务输出的全产业链模式。戴飞代表强调,未来将加大产业振兴成效的拓展力度,致力于打造一个以水产育种创新为核心的研究机构,集中力量推进中华绒螯蟹、鲥鱼、青虾、罗氏虾等水产品的幼苗育种工作,并致力于实现工厂化繁殖技术的突破。
绿色农业科技成为了众多代表共同追求的目标。邵志华代表透露,他们致力于探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净化水产养殖产生的废水,并实现更多循环水的回收再利用。目前,我国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方面积累的经验尚不丰富,需求显得尤为紧迫。为此,我们正围绕打造更加绿色、高效、健康的现代数字化生态农场进行深入调研,并不断汲取经验。未来,我将继续致力于探索如何在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实现互利共赢的策略,同时,我将不断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