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仪表工业学校:多元工作室建设探索工匠之师培养创新模式

2025-07-08
来源:万象资讯

自2016年起,四川仪表工业学校紧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改革步伐,以打造官伦市级电工技能专家工作室为核心,依托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支持,携手重庆工信职业学院及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于全校范围内推进了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工作室建设。学校进而启动了以工作室为引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并积极探索出“院校企业合力共进、传帮带共同成长、研究竞赛创新驱动:工作室培养工匠型教师”的创新实践路径。

“院企校”共力建“三室”

工作室致力于提升“势能”。学校设立了市级“黄葛树”班主任工作室以及思政体验中心等管理性质的工作室,这些工作室以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实践,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的“大思政”教育体系,进而增强教师们在铸魂育人方面的能力。

学校致力于打造技能型工作室,着力培养“内能”。为此,学校构建了诸如官伦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并与企业携手共建了刘平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多个此类工作室;秉持“项目共建,交流共享”的理念,学校与四联集团携手合作,设立了“川仪”智能仪器仪表生产实践建设项目,并开设了泰国机电人才交流培训营等国际化的技术交流活动,以此提升教师们的双师素质,增强其“内能”。

学校致力于打造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设立了高校教科研工坊等类型的教研型工作室,并形成了由首席专家、学科名师和青年教师组成的层级化教研团队。此外,学校还着手编写国家规划教材,制定国家级专业教学标准,并开展市级规划课题研究,以此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力。

“传帮带”共生创“三制”

“院企校”共力建“三室”_重庆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_四川仪表工业学校 职业教育改革 工作室培养工匠之师

学校实施“青年三助”创新启航计划。此计划依托青年助教,以提升教学技能为关键,促进“听讲—评价—研究—授课”的持续进步;借助青年助研,集中力量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在导师的引导下,青年学子参与课题研究、标准编制、项目构建;依托青年助产,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青年学子步入生产一线、研发团队和管理团队,助力他们逐步融入产业环境。

学校深入实施“三课实践”创新模式,以课程、课堂、课题为教学核心,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并打造相关精品课程资源;定期举办说课、上课、评课活动,以及“课程思政”主题公开课;针对“五金”建设、科教融合等职业教育热点议题进行课题研究,并展示交流教学成果。

学校实施“五级云梯”成长机制,秉持“德才兼备”原则培育新教师,通过“教研教改”活动培养教学新锐,选拔并培养骨干教师,实施“双优实践”锻炼专业领军人物,以及通过“产科教融合”提升教学名师的师资力量,致力于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研赛创”共驱提“三力”

重庆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_四川仪表工业学校 职业教育改革 工作室培养工匠之师_“院企校”共力建“三室”

学校通过“研训结合”的方式增强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教研层面,学校实施工坊导师制度,并与四联集团携手打造了“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心,教师们还参与了德国IBB学院的国际化教学能力提升课程等多种研修项目。在实训领域,学校致力于打造国家级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同时与四联集团合作设立了市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推行“沉浸式”跟岗学习,以此优化实训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学校通过“赛证结合”模式,有效增强了师生的实践能力。在技能竞赛领域,学校依托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对选手进行培训,成功举办了“巴渝工匠”杯等高级别赛事,并鼓励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同时担任金砖国家技术创新大赛等权威赛事的裁判工作。在技能证书方面,学校通过工程实践、校企合作互聘以及专项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技能等级。

学校通过“培训与研发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了服务实力。在社会培训领域,设立了“一带一路”相关仪器技术人员培训中心,以及智能仪器市级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等,致力于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单位提供送课服务。此外,还开展了社区教育等多种培训活动,累计受益人数超过三万。在技术创新层面,学校与企业携手进行技术研发,参与了包括分级导流泄压阀在内的16项技术改造项目。

创新实践成效显著

学校在创新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该校荣获了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称号,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及2个省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同时,有1人被评为国家级“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还有7名教师被评为省部级骨干教师。在过去的三年里,教师们积极参与省级及以上各类技能竞赛,共获得74项奖项。

重庆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_四川仪表工业学校 职业教育改革 工作室培养工匠之师_“院企校”共力建“三室”

学校的教育体系被教育部认定为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的典范,并且设有8个“1+X”证书的试点项目。在过去的三年间,学生们在省级或国家级的技能竞赛中赢得了118个奖项;同时,毕业生的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而雇主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更是超过了90%。

学校的办学水平持续攀升,荣获了全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突出贡献单位称号;同时,学校还摘得了全国第八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的优秀学校奖项;此外,学校顺利通过了“双优计划”中优质学校和四个优质专业的建设验收,并且成功申报成为重庆市首批“智能+技能”孵化空间(B类)的建设单位。

(张瞻 蒋志侨 韩华明)

分享